[实用新型]阻尼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8843.4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7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神东电力陕西富平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104 | 分类号: | F16F7/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健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阻尼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电厂、矿山、港口等场所应用的大型设备常常采用整体式构件或基础,以便十分便利地安装且运输这种大型设备,从而提高了这种大型设备的利用率。通常地,这些大型设备——如发电厂的大型汽轮机岛、给水泵汽轮机、碎煤机、中小型整体泵组等——经常借助一些具有减振功能的装置(如弹簧减振装置)来抑制且弱化其产生的共振。但是,针对这些大型设备所在的场所,如矿山、发电厂、港口等,地形和设备的工况比较复杂,传统的减振装置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的工况。例如,在传统的减振装置的整体高度通常不足以接触到所支撑的构件的情形下,通常需要从设备上拆卸下来进行减振装置的整体高度的调节或需要更换适当高度的新的阻尼减振装置,以使弹簧充分地接触该构件。这样,一旦减振装置得不到适当地调节,就会造成这些大型设备因产生共振且振动应力达到极限值而遭受损坏。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存在对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弹性力大小、自定位对准等调节的新型的阻尼减振装置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基本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尼减振装置,该阻尼减振装置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弹性力大小调节,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尼减振装置,该阻尼减振装置除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弹性力大小调节,还能实现自定位调节,从而具有更好的减振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减振装置,其可包括:弹性构件;第一支座部件,其与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抵接;第一调整板,其一侧与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直接或经由中间支承件抵接;以及彼此平行的多个外螺纹引导杆件,所述第一支座部件和所述第一调整板穿套在多个所述外螺纹引导杆件上,其中所述第一调整板能够通过对应的锁紧螺母件与多个所述外螺纹引导杆件的螺纹连接而固定,所述第一支座部件直接地或通过对应的第二锁紧螺母件与多个所述外螺纹引导杆件螺纹连接而固定,所述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部件、所述第一调整板和多个所述外螺纹引导杆件所围成的中间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整板的另一侧的表面可形成有第一弧形凹槽,且所述阻尼减振装置还可包括:第二调整板,其一侧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相对的第二弧形凹槽;以及定位球,其部分地被接纳在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弧形凹槽内且保持在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定位球的形状可为椭圆形或球形;以及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最大深度可至少为所述第一调整板厚度的1/3,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最大深度可至少为所述第二调整板厚度的1/3。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整板和所述第二调整板上可分别形成有第一注油孔和第二注油孔,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内表面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注油孔相连通的第一凹处,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内表面可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注油孔相连通的第二凹处,所述第一凹处和所述第二凹处可分别设置在偏离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最低位置处和偏离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最低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处和所述第二凹处沿其深度方向剖切的截面形状可形成为月牙形,所述第一凹处的内表面面积可为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内表面面积的1/15至1/25,所述第二凹处的内表面面积可为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内表面面积的1/15至1/25,且所述第一凹处和所述第二凹处的最大深度可为0.5~1mm。
优选地,所述第一注油孔和所述第二注油孔可为单向注油孔。
优选地,所述阻尼减振装置还可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连接所述第一调整板和所述第二调整板,以通过所述防尘罩、所述第一调整板和所述第二调整板围成用于容纳所述定位球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座部件可包括穿套在多个所述外螺纹引导杆件上的第一支座、与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一端固定连接的支承托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上的调整构件,所述调整构件支撑所述支承托板并能够沿所述弹性构件的伸缩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弹性构件的弹性力。
优选地,所述调整构件可为螺栓,所述螺栓与形成在所述第一支座上的螺纹通孔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弹性构件可为弹簧或橡胶构件;以及所述阻尼减振装置还可包括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调整板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且各个所述外螺纹引导杆件的一端固定到所述第二支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神东电力陕西富平热电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神东电力陕西富平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8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