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除尘器的真空保温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5049.4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4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汪玉;刘明亮;钟玉国;李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00 | 分类号: | F16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1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除尘器 真空 保温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壳体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基于除尘器的真空保温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环保行业的日益发展,除尘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广泛的应用于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化工、垃圾焚烧等粉尘污染严重的行业,为我国有效控制废弃物的排放量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国家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除尘技术要求的越来越高,进而对除尘器部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随着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各除尘器厂家在不断提高除尘效率的基础上,把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作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除尘器的保温是为了减少除尘设备和管道的散热损失,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改善生产环境,防止设备、管道和附属钢结构腐蚀,提高经济效益,针对以下几种情况除尘器表面需增设保温设备:1、外表面温度高于 50℃且需要减少散热损失;2、要求防冻、防凝露或延迟介质凝结者;3、工艺生产中不需保温、其外表面温度超过60℃,而又无法采取其他措施防止烫伤人员的部位。本新型壳体真空保温用于除尘器的保温,将保温部分集成在壳体上,在原有的保温措施及结构上进行了很大改变,提高了保温的效果,减小了投资及维护的成本,大大增加了除尘器的使用寿命。
在除尘系统中,保温是指覆盖在设备、管道及其附件上,以达到减少散热损失或降低其外表面温度的目的而采取的措施通俗来讲就是隔绝传热。传热分三种途径:1、对流传热;2、接触传热;3、辐射传热,前两种传热途径都需要传热介质。
现有技术条件下除尘器通常采用的是彩钢瓦、壳体、保温层依次包裹的范式,由于保温层在不同情况下所用材质不同,通用性较差,并且对材质的要求较高,需要防水、防潮、阻燃、抗腐蚀,化学性能要稳定,不易老化,强度高,在温度变化及振动情况下不开裂。各种情况造成了投资、维护成本高,增加了安装的复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除尘器的真空保温壳体,工艺简单、安装方便,投资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除尘器的真空保温壳体,包括壳体、真空层、外护板、毛刷层、转动机构;
所述壳体包裹于真空层外表面,所述外护板包裹于壳体外表面,所述真空层包裹于毛刷层外表面;
所述毛刷层底面均开有圆形通孔,所述转动机构安装于毛刷层内;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轴、转动圆管、固定圆环、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
所述固定轴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圆环,所述固定轴通过固定圆环固定于真空层内表面,所述固定轴周侧固定有第一锥齿轮;
所述转动圆管安装于固定轴上,所述转动圆管周侧固定有固定轴,所述第二锥齿轮安装于固定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层与毛刷层之间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毛刷层周侧内表面开有环形槽,所述第二锥齿轮底面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毛刷层周侧的环形槽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圆环包括圆形圈和圆形板,所述圆形圈和圆形板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固定圆环通过圆形板固定于固定轴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圆管由电机驱动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新型技术将壳体做成真空的双层壁形式,不使用保温材料,理论上没有了热传递介质,也就不存在热传递损耗的问题,因此保温效果要好于普通保温形式。同时于壳体转角处设置毛刷层,通过齿轮配合实现毛刷层上下移动,对壳体转角处灰尘堆积的情况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安装方便,投资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动圆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除尘器的真空保温壳体,包括壳体1、真空层2、外护板3、毛刷层4、转动机构5,如图1、2所示;
所述壳体1包裹于真空层2外表面,外护板3包裹于壳体1外表面;
所述毛刷层4为圆柱管,所述真空层2包裹于毛刷层4外表面,真空层2 与毛刷层4之间有间隙;
毛刷层4底面均开有圆形通孔,毛刷层4周侧内表面开有环形槽,所述转动机构5安装于毛刷层4内;
如图3所示,所述转动机构5包括固定轴501、转动圆管502、固定圆环503、第一锥齿轮504和第二锥齿轮5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50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