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球形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5879.4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8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明;程师苏;姜之平;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光明 |
主分类号: | B60J5/06 | 分类号: | B60J5/06;B60N2/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球形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球形汽车。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追求新奇的东西,其中球形汽车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例子,但是球形汽车虽然在外观上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会碰到诸多问题,影响了人们的使用体验,其中一点就是球形的外壳会造成车门不容易固定,而且使用传动的铰接的车门会大大影响汽车的美观,还有就是球形的结构,车内空间深度比较大,而座椅有需要放置在中心处,这就造成人们上下车非常不方便,在车内下座位容易碰到头,而直接将脚放到车外又会造成腿部碰上,使用起来及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球形汽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球形汽车,包括球形车罩,所述球形车罩的下表面两侧转动连接有车轮,所述球形车罩的前端表面设有内侧开口,所述内侧开口的两侧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内部通过轨道块滑动连接有车门,所述车门的前侧表面设有外侧开口,所述车门的内侧表面上端设有齿圈,所述球形车罩的上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于齿圈的下表面,所述齿轮通过轴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通过轴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球形车罩的内部上表面,所述球形车罩的内部底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两侧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内侧表面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前侧表面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纹杆,所述滑动槽的内部通过滑动块滑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设有阻尼转动槽,所述阻尼转动槽的内部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座椅。
优选的,所述车门为圆环形结构,且滑动连接于球形车罩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外侧开口的尺寸不小于内侧开口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锁紧螺纹杆的前端表面滑动连接于滑动块的外侧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球形汽车采用了电机带动的齿轮来控制环形车门的开闭,能够节省占据的空间,而且还能够通过滑动连接的支撑座来调节座椅的位置,方便上下车,不仅大大提高汽车的整体观赏性,而且还方便了乘坐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的截面图。
图中:1球形车罩、11车轮、12内侧开口、13轨道槽、14轨道块、15车门、16外侧开口、17齿圈、18开口、19底板、2齿轮、21从动带轮、22皮带、23主动带轮、24电机、3滑动座、31滑动槽、32螺纹孔、33锁紧螺纹杆、34滑动块、35支撑座、36阻尼转动槽、37转动块、38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光明,未经杨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58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油生产脱色砂吸附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方便拆卸四轮助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