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4742.7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7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二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43005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回龙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重,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汽车产业的巨大冲击,推动世界各国加快交通能源战略转型,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关技术中,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备仅仅为单一的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充电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在该段时间内,车主需要一直守在车前以防止偷盗,而且当车主离充电桩较远时,还需重新走近充电桩方能获知汽车的充电情况,造成车主的不便捷且浪费人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盗且方便获知充电情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包括充电平台,包括自其一端倾斜形成的倾斜部、自远离所述倾斜部的一端朝远离所述充电平台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延伸部及于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凸起形成的凸起部;
设于所述充电平台的充电桩;覆设于所述延伸部的上方的入口板,所述入口板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平台转动连接;与所述倾斜部相邻设置并嵌入所述充电平台的门架,所述门架根据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情况伸缩自身长度,且与所述充电平台形成一框形结构;与所述延伸部相邻设置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用于控制所述入口板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门架包括架体及与架体连接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根据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情况伸缩自身长度。
优选的,所述架体上标有指示刻度。
优选的,所述入口板包括设于其中心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还包括护栏,所述护栏设于所述充电平台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倾斜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还包括提示器,所述提示器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情况发出提示音。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包括充电平台,包括自其一端倾斜形成的倾斜部、自远离所述倾斜部的一端朝远离所述充电平台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延伸部及于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凸起形成的凸起部;设于所述充电平台的充电桩;覆设于所述延伸部的上方的入口板,所述入口板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平台转动连接;与所述倾斜部相邻设置并嵌入所述充电平台的门架,所述门架根据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情况伸缩自身长度,且与所述充电平台形成一框形结构;与所述延伸部相邻设置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用于控制所述入口板的转动。新能源汽车自所述入口板进入所述充电平台,并使用所述充电桩充电,当新能源汽车未充满电时,所述门架与所述充电组成的框形较小,使得汽车无法通过,车主自所述入口板离开所述充电平台后,通过操作所述脚踏板使所述入口板转动翘起,从而实现将汽车隔离在所述充电平台内,实现良好的防盗功能。
二、所述门架包括架体及与架体连接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根据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情况伸缩自身长度,所述架体上标有指示刻度。车主可以从远处直接观察所述架体的高度获知所述充电桩的具体充电情况,实现便捷的获知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100包括充电平台1、充电桩2、入口板3、转轴4、门架5、脚踏板6、护栏7及提示器8。
所述充电平台1包括本体11、倾斜部13、延伸部15及凸起部17,所述倾斜部13自所述本体11的一端倾斜形成,所述延伸部15自所述本体11远离所述倾斜部13的一端朝远离所述本体11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凸起部17于所述倾斜部13与所述延伸部15之间凸起形成。
所述充电桩2设于所述充电平台1,用于给位于所述充电平台1的新能源汽车充电。
所述入口板3覆设于所述延伸部15的上方,其一端通过所述转轴4与所述本体11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入口板3包括设于其中心的通孔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二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二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4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膜镀膜用捞爪
- 下一篇:一种钢板上的新型水性体系涂层及其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