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心透照爬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8244.5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8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朱骏;郑松林;孙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至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F16L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心 透照 爬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爬行器,特别涉及一种中心透照爬行器。
背景技术
使用伽马射线机对管道环焊缝进行中心透照检测时,需要将伽马射线机的曝光头夹持在中心透照夹具上,再将中心透照夹具推入管道内,使曝光头伸至环焊缝处进行检测。公告号为CN202735267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中心透照装置,曝光头安装在连接管上,连接管套在多个中心管上,中心管上设有通过螺纹连接的支撑臂、支撑臂金属底管,可通过拧动支撑臂使其伸长或缩短。上述中心透照夹具只适用于管径固定不变的测试场合,只需事先将支撑臂调节至与待测管道接近即可,而当待测管道深处内径逐渐变大时,会出现曝光头位置低于管道中心,无法完成中心透照任务,当待测管道深处内径逐渐变小时,则会出现事先调好的支撑臂因过长而无法继续深入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透照爬行器,适用于管径渐变的管道无损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中心透照爬行器,包括用于穿设曝光头的中心管,中心管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铰接设有多个支撑臂,中心管上设有可移动的滑套,滑套与各个支撑臂之间均铰接有连杆,中心管上设有用于实时控制滑套移动的滑套移动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测管道内径渐变时,利用滑套移动机构实时控制滑套的移动,滑套移动时,与其通过连杆铰接的支撑臂可张开或收紧,当支撑臂张开时可适应管道变宽,当支撑臂收紧时可适应管道变窄,从而实时控制支撑臂与待测管道内壁始终接触,保持曝光头位于管道中心。
优选的,滑套移动机构包括弹簧、弹簧抵触装置,弹簧抵触装置设于中心管上,弹簧一端与弹簧抵触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滑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弹簧及弹簧抵触装置的组合作为滑套移动机构,将弹簧抵触装置设于中心管某处,并使支撑臂刚进入待测管道时即具有一定压缩量。当深处的管径变大时,弹簧伸长一定量,支撑臂随之张开以适应变宽的管道;当深处的管径变小时,弹簧继续压缩一定量,支撑臂随之收紧以适应变窄的管道。
优选的,弹簧抵触装置为箍设于中心管上的抱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抱箍易于拆装,可方便地将抱箍固定于中心管上的不同位置处,因此可调节刚进入待测管道时弹簧的压缩量,或换用不同尺寸的弹簧以适应不同管径的待测管道。
优选的,弹簧抵触装置为套设于中心管上的滑动块,滑动块上设有压紧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拧紧或拧松压紧螺钉即可方便地松紧滑动块,从而移动滑动块在中心管上的位置,达到与上述弹簧相同的效果。
优选的,滑套移动机构包括固定于中心管上的伺服气缸,伺服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伺服气缸远程控制滑套的移动,使本装置能够适应更大的管径变化,实用性增强。
优选的,底座呈圆盘状,固定座上沿圆周均匀设有多个铰接座一,支撑臂底端铰接于铰接座一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支撑臂以固定座中央处为中心收紧或张开,支撑臂收紧后贴近中心管,整个装置体积变小便于携带,支撑臂张开后各个支撑臂对固定座的支持力均匀抵消,可保持固定座处于待测管道轴线高度处,从而便于γ射线的中心透照。
优选的,固定座上设有中心孔,铰接座一上设有圆孔,中心孔内设有第一斜齿轮,圆孔内设有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固定座上还设有驱动第一斜齿轮的电机,所述支撑臂顶端设有滚轮,第二斜齿轮与滚轮通过同步带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驱动第一斜齿轮,第一斜齿轮带动各个第二斜齿轮转动,每根支撑臂上的第二斜齿轮通过同步带轮带动滚轮转动,可实现用底座上的电机驱动各个支撑臂末端的滚轮转动,从而实现本装置的电动驱动。
优选的,中心孔内设有轴承,第一斜齿轮固定套于轴承外,中心管固定设于轴承内,轴承外还固定套设直齿轮,电机与直齿轮驱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轴承将第一斜齿轮与中心管分离,使第一斜齿轮的旋转不影响中心管,而直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均固定于同一轴承外圈,所以通过电机驱动直齿轮旋转可间接驱动第一斜齿轮旋转,继而间接驱动多个第二斜齿轮、滚轮转动。
优选的,支撑臂上设有长孔,滑套上设有铰接座二,长孔与铰接座二内均设有球形槽,连杆两端设有置于球形槽内的球形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至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至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8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手持机及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力通讯光缆稳定可调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