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敞车黄标不一致车型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7112.7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1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史伟彬;夏志新;孙立权;屈飞;张峥;刘建波;周健;陈曦;刘杰;于志光;毛鹏飞;赵兴;李扬;王葳蕤;郭继山;张翼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74 | 代理人: | 王冬杰,张冬花 |
地址: | 066002 河北省秦皇岛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敞车 不一致 车型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检测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实现检测港口运输散货的铁路敞车的黄标不一致车型的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敞车的方钩与圆钩通过对应车皮上颜色不同来区分,但由于部分车辆黄标并不明显,翻车系统也没有自动识别黄标不一致的方法,导致经常发生扭断方钩事故。国内常见的处理黄标不一致车型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识别并处理,由于操作人员存在麻痹大意、操作不当等原因,扭断钩头事故时有发生,人为因素难以消除。
目前,秦皇岛港在处理黄标不一致车型时除了采用通用的人工识别外,还使用光栅传感器对风管高度进行检测的方法,辨别黄标不一致车型,向翻车机司机报警并自动中断循环。但由于工况环境恶劣,粉尘大,同时光栅传感器室外使用易受天气影响,采集数据不准确,使用寿命短,无法满足现场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敞车黄标不一致车型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敞车黄标不一致车型检测系统,其包括检测装置、监控系统、用于接收所述检测装置发出的动作信号的控制器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动作信号判断是否存在黄标不一致车型的远程控制端,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监控系统以及控制器分别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远程控制端通讯连接,
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轨道上,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部的检测板,所述检测板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上部,所述检测板的底部通过连杆连接有配重块,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磁吸装置,所述磁吸装置用于使所述检测板、连杆以及配重块处于垂直状态,所述传感器用于在所述检测板发生倾斜时产生动作信号。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为顶针,所述顶针为顶尖式心轴。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设置为两个,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外侧均设置有限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检测板为弹簧钢,所述检测板的形状为梯形。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为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监控系统包括摄像机、存储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优选地,所述磁吸装置为磁铁,所述磁铁内嵌在所述底座内部,所述磁铁能够吸引所述配重块,以使所述检测板处于垂直状态。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板以及网关,所述控制板与所述传感器通过通讯电缆通讯连接,所述网关与所述远程控制端通过网络无线通讯连接。
优选地,所述远程控制端包括PLC控制器以及人机交互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黄标不一致车型的自动识别,检测装置的可靠性使黄标不一致车辆准确检测,运行状态良好,相比光栅传感器检测,实现零漏报、低误报。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循环下的中断拨车,现场确认后无论是否黄标不一致均可继续恢复循环,不用人工重新检测,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敞车黄标不一致车型检测系统,如图1及图4所示,其包括检测装置1、监控系统2、控制器3以及远程控制端4,检测装置1与监控系统2以及控制器3分别通讯连接,控制器3与远程控制端4通讯连接。
检测装置对车辆的风管进行检测,控制器将车辆的风管检测情况发送至远程控制端4,远程控制端4根据车辆的风管检测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黄标不一致车型。监控系统2对车辆进行拍照存储显示。监控系统2包括摄像机21、存储装置22以及显示装置23。监控系统使职工更方便、快捷查看检测装置处钩头情况,全程记录检测装置的运行情况。
控制器3包括控制板31以及网关32,远程控制端4包括PLC控制器41以及人机交互系统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7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阴道冲洗器
- 下一篇:一种翻转式喷水的洗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