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探伤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0407.1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2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洋;陈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723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探伤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超声波探伤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超声波探伤仪是一种便携式工业无损探伤仪器,它能够快速、便捷、无损伤、精确地进行工件内部多种缺陷(裂纹、疏松、气孔、夹杂等)的检测、定位、评估和诊断。既可以用于实验室,也可以用于工程现场。广泛应用在锅炉、压力容器、航天、航空、电力、石油、化工、海洋石油、管道、军工、船舶制造、汽车、机械制造、冶金、金属加工业、钢结构、铁路交通、核能电力、高校等行业。
脉冲反射超声波检测技术是一种可以对被检测件进行全面探伤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超声波在遇到不同声阻抗的异质界面时一部分声能将被反射,并被超声波探头接收。超声波设备将缺陷信号和界面信号显示在荧光屏上。操作员根据波形判断缺陷的位置和当量。目前,现有的探伤仪大多质量较重,不适于长期在户外应用,且不能单手操作,同时极易从手中滑落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波探伤检测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探伤检测系统,包括外壳以及检测系统;
外壳的上端设有提手、内螺孔以及与内螺孔配合将提手固定在外壳上的螺栓;螺栓的螺杆穿过提手的通孔后进入内螺孔,螺栓的旋帽直径大于提手通孔的直径;
外壳的上端还设置有通讯接口以及用于与超声波探头连接的探头接口,外壳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为内置锂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
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护手带,护手带的两端通过挂钩与外壳上的挂耳连接;外壳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器,显示器下方分布有若干个控制按钮以及指示灯;外壳的背面设置有一个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支架;
检测系统包括含有内置锂电池的电源模块、超声波发射探头、超声波接收探头以及处理器;超声波发射探头配置有运算放大器与处理器连接,超声波接收探头配置有两级运算放大器和信号转换器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通过通信总线与显示器、存储器、控制按钮和通讯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化方案之一,为了提高携带的舒适度以及安全,在提手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化方案之一,为了能够适用于大部分操作人员,让操作人员右手进行操作,将护手带设置在外壳的左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化方案之一,控制按钮包括开关按钮、选择按钮以及若干功能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化方案之一,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以及报警指示灯,电源指示灯和报警指示灯与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化方案之一,探头接口包括发射接口以及接收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化方案之一,外壳的背面设置有防潮垫。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化方案之一,显示器为触摸屏显示器,处理器与显示器双向通信。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探伤检测系统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易操作性和稳定性,同时也配置有多种接口和控制按钮,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壳体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检测系统的原理框图。
其中,1、外壳;2、提手;3、螺栓;4、旋帽;5、通讯接口;6、探头接口;7、充电接口;8、护手带;9、挂耳;10、显示器;11、控制按钮;12、指示灯;13、支架;1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探伤检测系统,包括外壳1以及检测系统;外壳是系统的安装外壳,能够将检测系统以及其他部件装配到外壳上形成一个整体。外壳的形状可以选择矩形体为最佳方案,外壳可以由两个半外壳通过螺栓固定组装。
外壳的上端设有提手2、内螺孔以及与内螺孔配合将提手固定在外壳上的螺栓3;螺栓的螺杆穿过提手的通孔后进入内螺孔,螺栓的旋帽4直径大于提手通孔的直径。提手的宽度需要略大于外壳的宽度,内螺孔的深度即螺栓的进入深度。当螺栓完全进入内螺孔后可以让旋帽部分与外壳的外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便于在安装提手后提手能够自由活动。当然两者之间也可以不预留较大间隙,这样可以是提手紧紧的固定在外壳上。提手可以是金属材质制成,优选提手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层,便于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大学,未经陕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04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光成像无损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工业锅炉用检验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