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电齿轮箱输出轴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9701.0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89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国;于曼;华青松;陈涛;陈永军;王立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9 | 分类号: | F16H57/029;F16J15/3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87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箱 输出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出轴密封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电齿轮箱输出轴密封结构多数是采用简单的迷宫结构,润滑轴承的润滑油被高速旋转的轴承滚珠挤压后,从轴承两侧飞溅而出,大部分的润滑油被甩到箱体内壁上并回流至油池,少量的润滑油顺着输出轴流到箱体端盖位置。风电技术领域中,也有采用在输出轴上加工与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结构,使得润滑油受旋转离心力作用回流至箱体内部的解决方案。
现有的风电齿轮箱输出端迷宫密封结构,虽然有部分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对迷宫结构有所优化,密封效果有所提高,但技术突破点也仅仅停留在依靠控制加工装配端盖和输出轴间的间隙上,并没有将问题彻底解决,使用现场依旧存在漏油或渗油现象。螺旋密封结构在风电以外的其他工业生产中有使用的经验,由于螺旋密封结构对零部件加工和装配精度要求相对较高,操作困难,所以成本比较高,在风电齿轮箱行业使用的相对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可靠、实用性强的新式风电齿轮箱输出轴密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式风电齿轮箱输出轴密封结构,包括箱体、末端伸出箱体的输出轴;所述箱体上装设有回油孔。
还包括沿轴向从上风向侧至下风向侧依次固定在输出轴上的第一甩油环、轴承和定距套。
还包括固定在箱体外侧的输出轴端盖;所述输出轴端盖内侧面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矩形凹槽和第二矩形凹槽。
所述第一矩形凹槽和第二矩形凹槽分别与所述回油孔相通;所述第一甩油环上设有向箱体内部倾斜的第一甩油环凸缘;所述定距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矩形凹槽相对的定距套凸缘;所述定距套上装设有第二甩油环,所述第二甩油环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矩形凹槽相对的第二甩油环凸缘,能够在输出轴转动时将润滑油甩入第二矩形凹槽并形成挡油面;所述第一甩油环凸缘向第一甩油环的上风向侧倾斜;所述定距套凸缘向所述定距套的上风向侧倾斜;所述第二甩油环凸缘向所述第二甩油环的下风向侧倾斜。
所述输出轴端盖的径向内侧具有固定凸缘,位于第一矩形凹槽的下风向侧、第二矩形凹槽的上风向侧;所述第二甩油环位于所述固定凸缘的下风向侧;所述第二甩油环与所述固定凸缘的轴向间隙小于1mm;所述定距套上还装设有第一V型圈;第一V型圈的唇口与所述固定凸缘的上风向侧侧面相接触;所述输出轴端盖的下风向侧依次装设有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所述第一压盖下风向侧面设有第一压盖定位环,所述第二压盖上风向侧面设有第二压盖定位槽,第一压盖定位环与第二压盖定位槽相配合,它们之间径向间隙为0.3mm~0.4mm。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凸缘的上风向侧的侧面安装有防磨片;与所述第一V型圈的唇口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盖的上风向侧装设有一个V型凹槽,所述V型凹槽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甩油环凸缘;飞溅的润滑油能够顺着所述第一压盖的V型凹槽流入第二回油孔,能够形成挡油面;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第二甩油环之间的轴向间隙小于1mm,能够阻止润滑油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压盖固定输出轴上,与所述输出轴的径向间隙为0.3mm~0.4mm;所述第二压盖的上风向侧装设有第二V型圈;所述第二V型圈的唇口与所述第一压盖的侧面相接触;第二V型圈位于所述第二压盖凹槽的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凸缘径向内侧设有第一排锯齿沟槽,与所述定距套的径向间隙为0.3mm~0.4mm;所述第一压盖径向内侧设有第二排锯齿沟槽,与所述定距套的径向间隙为0.3mm~0.4mm;所述第一排锯齿沟槽与所述第二排锯齿沟槽为多道边长为3mm的等边三角形沟槽;所述第一压盖的径向内侧与所述定距套接触处还安装有毛毡。
作为优选,所述回油孔分为第一回油孔与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与所述第一矩形凹槽相通;所述第二回油孔与所述第二矩形凹槽相通;所述第一回油孔通往箱体内侧的支路和第二回油孔通往箱体内侧的支路的中心线与所述输出轴的中心线的夹角均为11°;所述第二回油孔还具有一个通向箱体外侧的支路;所述支路上安装有可拆卸的螺塞;所述第二回油孔处安装的螺塞根据现场情况需要,可随时换成管接头后增加外部接管,多余的润滑油顺着外部接管流回油池,能够形成第三回油孔。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内侧边缘与第一甩油环凸缘的距离为5mm,并且位于所述第一甩油环凸缘的下风向侧;高速旋转的第一甩油环,使甩出的润滑油形成一个挡油面阻止由齿轮啮合方向飞溅而来的高温润滑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锐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9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平行轴式调隙齿轮箱
- 下一篇:一种防齿轮渗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