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充气内胎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0521.1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万禹鑫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B60C23/19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赵熠 |
地址: | 30040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内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机动车配件领域,涉及一种非机动车用内胎,尤其是一种免充气内胎。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自行车,电动车等零排放的交通工具重新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随着非机动车的受众增加,不同的用户需求也应运而生,针对一些追求骑乘乐趣或远途骑乘的爱好者,其对于车胎的要求也不同于短途和城市内骑行的用户。
他们的需求更多的要求舒适性,安全性,不但要求车胎能够提供平稳,轻快的骑乘感受,更重要的是防止扎胎,降低车胎损坏无法骑行的概率。
传统的充气轮胎,是以给密闭的内胎充气并保持特定气压的方式来满足上述性能要求的。但是,如果密闭的内胎中气体泄露使得气压明显降低或者密闭的内胎被刺破造成气体完全泄露时,车辆必须要停止使用,需进行维护修理。否则,轻者其应有的功能会大幅降低,重者会致使车辆不能正常行驶,甚至会损毁轮胎直至报废。为解决上述问题很多自行车厂商研发了免充气的车胎结构,现有免充气轮胎多采用蜂窝形或多边形结构,采用泡沫材料以取代原有轮胎,但这种结构的免充气轮胎也存在极大的不足,这种材料弹性及弹性恢复性能较差,而且容易磨损,除此之外,由于泡沫材质收到温度影响较大,长时间骑乘后其舒适性和稳定性也会降低,因此并不符合用户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强度大,安全性强,舒适性良好的一种免充气内胎。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种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免充气内胎,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胎,该内胎径向远离轮圈一侧设置为支撑部,该内胎径向截面的支持部为优弧,该优弧的两侧沿切线方向向内延伸一体制出固定部。
而且,所述内胎的支撑部内部中空,沿内胎延伸方向制有气道。
而且,所述内胎的固定部内壁之间均匀间隔制出多个加强肋,每相邻两加强肋之间形成热交换孔。
实施例2:
一种免充气内胎,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胎,该内胎径向远离轮圈一侧设置为支撑部,该内胎径向截面的支持部为优弧,该优弧的两侧沿切线方向向内延伸一体制出固定部。
而且,所述内胎包括首尾顺次连接组合成闭合圆环的多个内胎曲管,每个内胎曲管的轴向两端部分别制有用于与相邻的内胎曲管嵌合安装的连接部。
而且,所述内胎曲管的连接部包括导向片,嵌装槽和嵌装块,所述内胎曲管支撑部的一侧端部制出的气道上端内缘向外延伸一体制出一所述的导向片,该侧端部的固定部向外延伸一体制出一所述嵌装块,所述内胎曲管的另一侧端部的固定部位置制有所述嵌装槽,该嵌装槽与所述嵌装块相适配,所述内胎曲管的导向片套装在相邻内胎曲管的气道内缘,该内胎曲管的嵌装块嵌装在相邻内胎曲管制出的嵌装槽内。
而且,所述嵌装槽的下表面制出一凸块,所述嵌装块与凸块相对应的位置制有相适配的凹槽。
而且,所述内胎的支撑部内部中空,沿内胎延伸方向制有气道。
而且,所述内胎的固定部内壁之间均匀间隔制出多个加强肋,每相邻两加强肋之间形成热交换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采用实施例1的结构:
1、本免充气内胎中,内胎的支撑部采用优弧,保证了其可以保留与外胎配合套装的结构,并对外胎提供足够的张力进行支撑,提高骑乘过程中的舒适程度,增加其防磨损能力,固定部向内延伸将外胎挤压定位在轮圈内侧制出的安装槽内;
2、本免充气内胎中,内胎制出的气道用于对内胎支撑部进行散热,保证长时间骑行后,内胎的温度不至过高,提升长时间骑乘后的舒适性;
3、内胎的固定部内壁之间制出的加强肋,在结构上提升内胎的刚性,相邻加强肋之间形成的热交换孔,则用于对气道内的气体进行循环,由于骑行过程中,气道靠近支撑部一侧的温度与外胎接触温度较高,而热交换孔的另一侧的温度较低,因此,这样的温度差会形成温度和气流的循环,降低内胎的温度,进一步保证长时间骑行后内胎曲管的性能;
采用实施例2的结构:
1、本免充气内胎中,内胎采用多个首位顺次连接的内胎曲管组合而成,相较于整体内胎,不但降低了工艺难度,还方便了内胎曲管与轮圈的安装方式,更为便利,易于操作,内胎曲管的支撑部采用优弧,保证了其可以保留与外胎配合套装的结构,并对外胎提供足够的张力进行支撑,提高骑乘过程中的舒适程度,增加其防磨损能力,固定部向内延伸将外胎挤压定位在轮圈内侧制出的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万禹鑫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万禹鑫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0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豆轮胎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真空胎和普通胎的通用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