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漏液孔的车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2536.3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8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清水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0 | 分类号: | B60J5/00;B60R13/07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漏液孔 车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漏液孔的车门。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通过电泳的方式涂上油漆后,经过烘干处理,但因车身包边或钣金搭接的部位存在缝隙,水性电泳漆对清洗后的钢板浸润性较强,在缝隙合适时在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电泳漆进入后会积存在缝隙内,即使经过电泳后清洗亦很难清洗完全,在烘烤急剧升温时液体表面张力受到破坏甚至出现沸腾,缝隙中的槽液流出而产生流痕。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车内门板上设置供电泳漆流出的漏液孔,但由于电泳漆对清洗后的钢板浸润性较强,虽然大部分电泳漆会从漏液孔排出,仍然会存在一小部分电泳漆因为液体表面张力残留在漏液孔附近,即排除得不够彻底;如果增大漏液孔的开口面积,又会导致车门整体密封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更加彻底地排除漏液孔附近的电泳漆,且不影响车门整体的密封性。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有漏液孔的车门,包括车外门板和车内门板,车内门板上设有供内饰板的安装的工艺孔,车内门板的底部设有供电泳漆排出的漏液孔;所述漏液孔开口上设有气嘴,气嘴接头朝向车内门板外侧;气嘴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气嘴中心开有小孔。
气嘴常态下处于闭合状态,将抽气筒从气嘴中心的小孔插入气嘴,进行抽气过程,通过负压将漏液孔附近的电泳漆吸出;将抽气筒从气嘴中心的小孔拔出气嘴后,气嘴中心的小孔由于弹性材料的复位而闭合,不会导致车门整体密封性变差。
气嘴处于车内门板内部的一端的略低于车内门板的底部,可以减小抽气筒无法吸出电泳漆的死角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车内门板的电泳漆集中至漏液孔附近,更加彻底地排除车内门板的电泳漆。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漏液孔设置在低于车内门板底部的最低位置,且漏液孔四周的车内门板呈斜面。
在抽气操作前,先将车内门板静置一段时间,电泳漆会顺着斜面流向漏液孔附近并在漏液孔处集中。
在车内门板与内饰板之间设置加强筋,实现车内门板与内饰板的连接更稳定。
在加强筋上设置副加强筋,进一步提高加强筋的稳定性。
在气嘴处于车内门板的一端表面上设有一圈吸水垫,吸水垫采用海绵等吸水材料制成,可以吸到抽气筒无法吸出的死角位置的电泳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漏液孔的车门,电泳漆的排除更加彻底,且不会导致车门整体密封性变差;漏液孔的开闭由气嘴自动完成,无需人工进行开关操作,方便快捷。
气嘴处于车内门板内部的一端的略低于车内门板的底部,可以减小抽气筒无法吸出电泳漆的死角位置。
将漏液孔设置在低于车内门板底部的最低位置,且漏液孔四周的车内门板壁呈斜面;实现了车内门板的电泳漆在漏液孔附近的集中。
在车内门板与内饰板之间设置加强筋,实现车内门板与内饰板的连接更稳定。
在加强筋上设置副加强筋,进一步提高加强筋的稳定性。
在气嘴处于车内门板的一端表面上设有一圈吸水垫,吸水垫采用海绵等吸水材料制成,可以吸到抽气筒无法吸出的死角位置的电泳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带有漏液孔的车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漏液孔放大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漏液孔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一种带有漏液孔的车门,包括车外门板1和车内门板2,车内门板2上设有供内饰板3的安装的工艺孔,车内门板2的底部设有供电泳漆排出的漏液孔4;所述漏液孔4开口上设有气嘴4.1,气嘴4.1接头朝向车内门板2外侧;气嘴4.1采用橡胶制成,气嘴4.1中心开有小孔。
气嘴处于车内门板内部的一端的略低于车内门板的底部;
在车内门板2与内饰板3之间设置加强筋5;
在加强筋5上设置副加强筋6;
在气嘴4.1处于车内门板2的一端表面上设有一圈吸水垫4.3,吸水垫4.3采用海绵制成。
实施例2
参照图3,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漏液孔4设置在低于车内门板2底部的最低位置,且漏液孔4四周的车内门板壁2.1呈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清水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清水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2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车门挡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门外板加强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