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PLC模拟量输入模块工装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8207.3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0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丰大军;赵德政;郭肖旺;张湾;贡春燕;孙少乙;张晓莉;王皓;加舒娟;焦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系统 输入模块 自动化工装 高精度模拟 生成装置 耦合模块 主控制器模块 主控系统 工装 模拟量输入模块 被测模拟量 导轨连接 测试 | ||
一种高精度PLC模拟量输入模块工装测试系统,用于对PLC模拟量输入模块进行自动化工装测试,该系统由高精度模拟量生成装置、PLC自动化工装测试系统、被测PLC模拟量输入模块、PLC主控系统组成。所述PLC主控系统包含主控制器模块、耦合模块,所述主控制器模块通过TCP连接耦合模块,所述耦合模块与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通过导轨连接;所述高精度模拟量生成装置连接被测模拟量输入模块;所述PLC自动化工装测试系统安装在PC机上,通过TCP连接所述PLC主控制器模块;所述PLC自动化工装测试系统通过TCP连接所述高精度模拟量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装测试、PLC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PLC模拟量输入模块的高精度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制造等相关战略的提出,专门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且占据主导地位的PLC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在控制规模、控制能力方面得到了逐步提高和完善。目前,大量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会需要核心控制器接收模拟量控制信号,形成闭环控制,监视被控设备,而PLC具有专门的模拟量处理功能,因此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多种先进技术的融合,实现综合化、网络化、远程化的PLC控制系统是工业过程控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适应工业控制中大量模拟量控制信号采集的需求,PLC在数据处理和模拟量处理等方面的功能不断增强,使其可以广泛应用于模拟控制系统中。PLC 产品中的模拟量输入模块的使用,一般是通过模拟量输入接口来连接外部执行器。在工控现场使用中,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监测、运行等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控制系统对模拟量输出模块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避免不符合设计精度的PLC模拟量输入模块流入市场,需要在出厂前对模拟量输入模块进行高精度、自动化的工装测试。基于此,设计一种用于模拟量输入模块的高精度工装测试系统,解决人工手动测试方式所存在的测试效率低下以及测试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大幅提高测试精确度和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PLC模拟量输入模块工装测试系统,是对PLC模拟量输入模块进行功能上的精度测试的自动化测试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精度PLC模拟量输入模块工装测试系统,包括:高精度模拟量输入自动测试装置、 PLC自动化工装测试系统、待测试PLC模拟量输入模块及PLC主控系统;
所述高精度模拟量输入自动测试装置包含:CPU、COM接口、网络接口、信号转换模块、 Flash芯片、模拟量输出模块、输出端子组;所述模拟量输出模块包含:信号滤波电路、信号编解码电路、模块主控电路、信号电源隔离电路、4-20mA输出电路。所述输出端子组有16个输出端子;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所述输出端子可输出 4~20mA电流,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结束数字信号输入并根据CPU计算得到高精度的输出电流值;所述Flash芯片用来存储固件程序。
所述PLC自动化工装测试系统:可跨平台的工装自动化测试软件,与PLC控制器连接,可自动化实时监控所述PLC主控系统的控制器所连接的所述待测试PLC模拟量输入模块,并与所述高精度模拟量输入自动测试装置配合,形成闭环测试,生成测试报告。
所述可跨平台的工装自动化测试软件包括:测试界面、通信处理模块以及模拟量输入模块的测试逻辑模块;
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的测试逻辑:设定需要测试输入的电流值;将电流值转换为对应的码值;下发该码值到所述高精度模拟量输入自动测试装置;该高精度模拟量输入自动测试装置接收该模拟量码值,并将该码值装换为对应的电流信息;软件接收所述PLC主控系统模拟量输入模块采集的码值;解析回采的模拟量输出值,与设定测试电流值比对,误差在±1%以内。
所述待测试的模拟量输入模块是用于PLC控制系统中模拟量输入模块,具有模拟量输入接口,可输入4~20mA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8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