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窑炉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7778.5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0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施敖荣;李兆廷;王建强;胡恒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23 | 分类号: | C03B5/23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保税港区加工贸易区监管***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玻璃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窑炉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熔制就是将配合料加入窑炉内经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即把气泡、条纹和结石等减少到容许程度)、以及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玻璃熔制过程有五个阶段,即硅酸盐的形成、玻璃的形成、澄清、均化和冷却。玻璃窑炉由投料口、熔化部、流液洞(卡脖)、冷却部、料(流)道、蓄热室、小炉、烟道等构成。其中,冷却部就是将已经澄清、均化好的玻璃液进一步冷却和均化,使玻璃液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均匀,满足成型需要。
随着玻璃用途的不断扩展,对玻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超薄化和轻量化对玻璃液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均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玻璃窑炉的冷却部内的窑压稳定性对玻璃液的冷却和化学成分均匀性、温度均匀性有着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玻璃制品的质量。
参照图1,现有玻璃窑炉的冷却部1内的窑压控制是靠冷却部1的烟囱2的抽力,通过调整冷却部1的烟囱2的盖体9(盖板砖)的开度而进行控制,具有控制精度低、窑压稳定性差、对玻璃液的温度和化学成分均匀性影响较大的问题,无法满足超薄化和轻量化玻璃制品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窑炉冷却系统,该玻璃窑炉冷却系统可以精确调节玻璃窑炉冷却系统的冷却部内的窑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玻璃窑炉冷却系统,所述玻璃窑炉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玻璃液的冷却部,该冷却部上设置有烟囱,其中,所述玻璃窑炉冷却系统还包括:烟道,该烟道包括彼此连通的进风口、进烟口和排烟口,所述冷却部中的烟气依次通过所述烟囱的出口、所述烟道的所述进烟口和所述排烟口排出;送风机,该送风机通过风道与所述进风口连通而向所述烟道送风;开度可调的调节阀,该调节阀设置于所述风道中。
可选地,所述玻璃窑炉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检测所述冷却部内的压力的测压装置,所述控制器基于来自所述测压装置的检测压力控制所述调节阀的开度。
可选地,所述检测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调节阀的开度减小;所述检测压力小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调节阀的开度增大。
可选地,所述烟囱的所述出口处设置有开度可调的盖体。
可选地,所述烟囱的所述出口朝上,所述进烟口形成为朝下扩开且与所述出口相对的喇叭形。
可选地,所述出口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进烟口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烟囱形成为包括一体连通的水平部和竖直部的L型,所述水平部设置在所述冷却部的胸墙上,所述出口设于所述竖直部上。
可选地,所述烟囱和所述烟道分别为一对一设置的多个。
可选地,所述烟囱和所述烟道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烟囱相对于所述冷却部的竖向中心线对称布置。
可选地,两个所述烟道的各自的所述进风口经由同一风道连通于同一送风机。
本公开的玻璃窑炉冷却系统通过调节调节阀的开度而实现对冷却部内压力的精确调节,确保了冷却部内压力的稳定,减小了对玻璃液的温度和化学成分均匀性的影响,提高了玻璃制品的品质。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玻璃窑炉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的玻璃窑炉冷却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的玻璃窑炉冷却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的玻璃窑炉冷却系统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的玻璃窑炉冷却系统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冷却部1a竖向中心线2烟囱
2a出口 3烟道 3a进风口
3b进烟口 3c排烟口4送风机
5风道6调节阀 7控制器
8测压装置9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附图中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轮廓定义的内、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州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77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纸泥浆水分提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化玻璃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