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基站用低温型锂离子电池极片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3235.6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6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李志;原东甲;刘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胡云飞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基站 低温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移动基站用低温型锂离子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和设于集流体至少一侧的活性物质层,还包括位于活性物质层的远离集流体一侧的功能层,用于在电池温度高时吸热、外界温度低时放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基站用低温型锂离子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活性物质层和功能层之间还设有固体电解质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基站用低温型锂离子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功能层的厚度比为(100~300):(5~10):(1~5)。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基站用低温型锂离子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在集流体和活性物质层之间还设有导电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基站用低温型锂离子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导电层、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比为(1~3):(100~300)。
6.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极片和隔膜,所述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设于集流体至少一侧的活性物质层,还包括位于活性物质层的远离集流体一侧的功能层,用于在电池温度高时吸热、外界温度低时放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活性物质层和功能层之间还设有固体电解质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功能层的厚度比为(100~300):(5~10):(1~5)。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在集流体和活性物质层之间还设有导电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导电层、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比为(1~3):(10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32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