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件制作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2790.0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6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梅;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3/36 | 分类号: | B29C43/36;B29L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朱毅 |
地址: | 438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件 制作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件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中国工程机械密封技术发展已经走过50多年历史,从最开始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飞速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密封技术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橡胶油封是工程机械中的易损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导致机械设备漏油,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需要非常频繁地更换橡胶油封。目前,国内油封模具造型高昂,结构比较复杂,制作的油封精度较低,成本较高,因此,大多采用国外进口的油封,其供货严重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件制作模具,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密封件制作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
上述下模的上端中部设有倒模槽,上述中模的中部对应倒模槽的位置设有上下贯穿其的倒模通道,上述上模的下端中部对应倒模通道的位置设有倒模凸台;
上述下模的上端边缘处环设有第一定位边槽,上述中模的下端边缘处环设有与上述第一定位边槽对应的第一凸台,上述上模的下端边缘处环设有第二定位边槽,上述中模的上端边缘处环设有与上述第二定位边槽对应的第二凸台;
合模时,上述中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述上模的下端和上述下模的上端贴合,上述倒模凸台的下端穿过上述倒模通道并伸入至上述倒模槽内,上述倒模凸台与倒模通道以及倒模槽之间形成密封的倒模腔,且上述第一凸台伸入第一定位边槽内,上述第二凸台伸入上述第二定位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精准,生产成本低,制作出的密封件质量较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中模的下端环设有第三凸台,且上述第三凸台位于上述倒模通道四周,合模时,上述第三凸台伸入上述倒模槽内,并与上述倒模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利于油封的成型,该利用间隙可充分挤压出下模倒模槽内多余的胶体。
进一步,上述中模的上端环设有第一溢胶槽,且上述第一溢胶槽位于上述倒模通道四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合模过程中,利于上模和中模的紧密贴合,确保多余胶体的充分溢出,从而保证模具成型的质量。
进一步,上述上模的下端对应第一溢胶槽的位置环设有第二溢胶槽,合模时,上述第一溢胶槽和第二溢胶槽的槽口相互靠近合拢,并形成溢胶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模和中模合模时,第一溢胶槽和第二溢胶槽的槽口合拢,形成的溢胶腔利于溢出存放较大量的胶体,从而确保模具成型的质量。
进一步,上述下模的上端环设有第三溢胶槽,且上述第三溢胶槽位于上述倒模槽的四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中模与下模合模时,通过第三溢胶槽利于多余胶体的溢出,确保合模的紧密,从而使得成型的模具质量较好。
进一步,上述上模、中模和下模均为圆柱形,且三者直径相等。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形美观,尺寸相等利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件制作模具的剖面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件制作模具的合模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模,2、中模,3、下模,4、第一溢胶槽,5、第二溢胶槽,6、第三溢胶槽,11、倒模凸台,12、第二定位边槽,21、倒模通道,22、第一凸台,23、第二凸台,24、第三凸台,31、倒模槽,32、第一定位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密封件制作模具包括上模1、中模2和下模3;
上述下模3的上端中部设有倒模槽31,上述中模2的中部对应倒模槽31的位置设有上下贯穿其的倒模通道21,上述上模1的下端中部对应倒模通道21的位置设有倒模凸台11;
上述下模3的上端边缘处环设有第一定位边槽32,上述中模2的下端边缘处环设有与上述第一定位边槽32对应的第一凸台22,上述上模1的下端边缘处环设有第二定位边槽12,上述中模2的上端边缘处环设有与上述第二定位边槽12对应的第二凸台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师范学院,未经黄冈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2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状模塑料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聚氨酯塑料轮胎发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