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运车厢空气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9875.8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5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汪涛;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3/06 | 分类号: | B60H3/06;B60H1/24;B60H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运 车厢 空气 净化系统 | ||
1.客运车厢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风结构(110),所述进风结构(110)用于将车厢(200)外部空气作为第一空气导入客运车厢空气净化系统,该进风结构(110)中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阀(111);
出风结构(120),所述出风结构(120)用于与车厢内部出风口(210)连接从而将来自进风结构(110)的第一空气导向该车厢内部出风口(210);
回风结构(130),所述回风结构(130)用于与车厢内部回风口(220)连接从而将车厢(200)内部空气作为第二空气导入客运车厢空气净化系统,该回风结构(130)中设有第二流量控制阀(131);以及
排风结构(140),所述排风结构(140)用于与车厢内部排风口(230)连接从而将车厢(200)内部空气排向车厢(200)外部,该排风结构(140)中设有第三流量控制阀(141);
其中,
所述进风结构(110)的输出端与出风结构(120)的输入端之间通过串联设置的风机(150)和空气净化装置(160)形成用于输送第一空气的第一流路,该空气净化装置(160)包括用于从空气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过滤部件(161);
所述回风结构(130)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流路上所述进风结构(110)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机(150)的输入端之间的部位从而形成用于输送第二空气的第二流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运车厢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00)内的回风口(220)兼作排风口(230);则,所述回风结构(130)与排风结构(140)具有重合部(132),该重合部(132)的输入端与所述回风口(220)连接、输出端通过分流通道分别与第二流量控制阀(131)的输入端和第三流量控制阀(141)的输入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客运车厢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是一个用于附加于所述车厢(200)外侧的集成化的空气净化模块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运车厢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车厢(200)外侧的外壳(101),该外壳(101)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车厢外部进风口(102)和车厢外部排风口(103),该外壳(10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04),所述底座(104)上分别设置有导流罩(105)和位于导流罩(105)旁侧的回风管(106),导流罩(105)的下端口用于与所述车厢内部出风口(210)连接,导流罩(105)内位于导流罩(105)的上端口与下端口之间分别安装所述风机(150)和空气净化装置(160),所述回风管(106)的下端口用于与所述车厢内部回风口(220)连接,在回风管(106)的旁侧设有排风管(107),该排风管(107)的一端与回风管(106)的侧部导通、另一端与所述车厢外部排风口(103)连接,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111)设置在所述车厢外部进风口(102)上,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131)设置在回风管(106)的上端口上,所述第三流量控制阀(141)设置在排风管(107)上,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111)的输出端、第二流量控制阀(131)的输出端以及导流罩(105)的上端口均开放于外壳(101)内部所形成的空腔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运车厢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外部进风口(102)朝车厢(200)的前部设置,所述车厢外部排风口(103)朝车厢(200)的后部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运车厢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从与所述底座(104)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看,所述回风管(106)设置于第一流量控制阀(111)的旁侧并靠近外壳(101)内部所形成的空腔的第一边角处,所述导流罩(105)设置在靠近于与所述第一边角互为对角的第二边角处,所述第三流量控制阀(141)设置在导流罩(105)的旁侧并靠近于与所述第二边角互为邻角的第三边角处。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客运车厢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00)为七座以上客运汽车或轨道车辆的车厢。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客运车厢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161)采用金属过滤膜为过滤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98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记录用水性油墨
- 下一篇:展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