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履带式移动卸料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8150.7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5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苏金虎;孟文俊;姚枫林;赵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65/28 | 分类号: | B65G65/28;B65G65/02;B65G43/02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移动 卸料 | ||
1.一种履带式移动卸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底盘总成、车轮机构、尾车机构、控制系统、悬臂机构、转载系统、尾车皮带机和悬臂皮带机,所述履带底盘总成和车轮机构放置在地面,并间隔预定的距离,形成移动系统,沿着地面皮带机移动;所述尾车机构的驱动端设置在履带底盘总成上,从动端设置在车轮机构上;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尾车机构上,并与履带底盘总成和车轮机构均电连接;所述悬臂机构设置在尾车机构的驱动端处,尾车皮带机设置在尾车机构上,悬臂皮带机设置在悬臂机构上;所述转载系统固定在尾车机构上,转载系统的进料口承接所述尾车皮带机的卸料口,两通出料口分别连接悬臂皮带机和地面皮带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移动卸料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偏装置,所述尾车机构驱动端和从动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防偏装置,所述防偏装置包括感应器件、固定杆和探触轮,所述感应器件设置在尾车机构的底端或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并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感应器件的底端,并与感应器件连接,且向下延伸至距离地面导轨预定的间距;所述探触轮转动的设置在固定杆上,该探触轮的轴向与固定杆向下延伸的方向一致,且探触轮的外周与地面导轨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移动卸料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梯子平台系统、液压站、电缆卷筒、电气室、驾驶室总成、照明系统、集中润滑系统和液压支腿,梯子平台系统设置在所述尾车机构上;所述液压站、电缆卷筒和电气室设置在尾车机构的中部,且液压站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电气室内;所述驾驶室总成和照明系统设置在尾车机构的顶部,且所述控制系统的终端设置在所述驾驶室内;所述集中润滑系统设置在尾车机构的驱动端处的平台上;所述液压支腿设置在尾车机构的从动端的底端,并与所述液压站连接,由液压站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式移动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机构包括两个车轮组、一个车轮架和液压助力转向装置,两个车轮组分别转动的设置在车轮架的两端,每个车轮组内包含两个车轮,且车轮架位于一个车轮组的两个车轮中间;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包括液压缸和连杆机构,连杆机构的两个铰接部分别设置在每个车轮组的两个车轮间的转向轴上,液压缸的固定端设置在车轮架上,液压缸的驱动端铰接在连杆机构的任一个铰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式移动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机构包括悬臂桁架、行走平台和配重,悬臂桁架的悬空端横向悬空,固定端放置在尾车机构的驱动端处的平台上;所述配重设置在悬臂桁架的悬空端;所述行走平台设置在尾车机构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式移动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载系统包括护罩、漏斗、弧形导流板、三通机构和多边形溜管,所述护罩设置在尾车机构上,并与尾车皮带机的卸料端对应设置;所述弧形导流板设置在所述护罩内,并与上述卸料端相对设置,用于导流物料;所述漏斗设置在所述护罩的底端并与其连通;所述三通机构设置在所述漏斗的底端,该三通机构的一个出料口与所述悬臂皮带机的导料槽的进料口连通,另一个出料口与所述多边形溜管连通;所述该多边形溜管的出料口连接地面皮带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式移动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底盘总成包括液压式履带底盘和旋转机构,液压式履带底盘和所述液压站连接,并由该液压站控制;所述旋转机构转动的设置在液压式履带底盘的上方,并与尾车机构的驱动端处的平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履带式移动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管内远离料流的一侧上设置有柔性的阻尼板,阻尼板与溜管内靠近料流的一侧壁形成允许物料通过的预留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81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