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损伤漆包线的退火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5336.7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7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冰;蔡军臣;杜茂林;周楚江;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电工(马鞍山)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4 | 分类号: | C21D9/54;C21D11/00;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胡锋锋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伤 漆包线 退火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损伤漆包线的退火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漆包线生产过程中,半成品裸铜线在涂漆和烘烤前,必须先在退火炉中进行退火,然后再进入漆包机涂漆并烘烤成成品。裸铜线在进入和导出退火炉时都要经过退火管道。该管道是金属制造的,管口自然也是金属管口,时间长了管口可能生锈或管道内壁粗糙,对进入的裸铜线形成障碍,刮擦裸铜线,造成裸线损伤;其次,裸线在退火炉中行进过程中,裸线自身也容易与退火管之间接触摩擦,造成裸线表面损伤,导致最终漆包线表面易出现漆膜粒子,机械性能不佳,且漆包线电性能较差,尖端边缘漆膜容易击穿出现针孔,造成漆包线产品整体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有效避免裸线在退火阶段的损伤,对于提高漆包线性能至关重要。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2810206,申请日:2013年7月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漆包线退火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漆包线退火装置,包括退火炉体、中空导线管、中空导线管端口、水槽、制冷和制热元件等构件构成,在退火炉体上设置有控制按钮,用来控制制冷和制热元件的操作按钮进行水温控制。该申请案能够利用不同的漆包线粗细型号来严格的控制冷却时间和温度,使生产出来的漆包线品质更加有保证,但对于裸线行进过程中的磨损擦伤并没有助益。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084684X,申请日:2011年3月28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漆包线退火炉,该申请案公开了漆包线退火炉,包括入炉管和出炉管以及中间的导论,在入炉管的进线端内嵌套陶瓷管。该申请案避免了入炉管管口对进入的裸铜线形成的障碍,避免了刮擦裸铜线,有助于保证其强度和导电性能,但该申请案通过陶瓷管仅能减少裸线在进入退火管时的磨损,无法避免在退火管中的摩擦损伤,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裸线退火过程中容易损伤,导致漆包线表面质量、电性能降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低损伤漆包线的退火冷却系统,可以有效减少裸线在退火过程中产生的摩擦损伤,有助于提高后续漆包线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等,保障漆包线的整体质量。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损伤漆包线的退火冷却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进线导轮、退火炉、冷却水箱和风干器,退火炉内设置有供裸线穿过的退火管,退火管底部的内壁为向下凹陷的弧形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冷却水箱和风干器之间设置有刮水海绵。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退火管的进线端设置有第二陶瓷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退火管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均为开口向外不断扩大的喇叭形结构,且该喇叭形结构的内壁为光滑过渡的弧形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退火管与进线导轮之间设置有前安全板,前安全板上间隔开设有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设置有第一陶瓷环,裸线穿过该第一陶瓷环进入到退火管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前安全板的上下两端平行设置有侧挡板,该侧挡板向靠近退火管的方向延伸,且由侧挡板和前安全板围成的框架正对退火管的进线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退火管与冷却水箱之间设置有后安全板,后安全板上下两端平行设置有侧挡板,该侧挡板向靠近退火管的方向延伸,且由侧挡板和后安全板围成的框架正对退火管的出线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后安全板上对应间隔开设有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同样设置有第一陶瓷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冷却水箱内设置有浮球阀。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损伤漆包线的退火冷却系统,退火管的进线端设置有第二陶瓷环,能减少裸线穿线时与退火管直接接触造成的磨损,且退火管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均为开口向外不断扩大的喇叭形结构,且该喇叭形结构的内壁为光滑过渡的弧形内壁,更降低了裸线在进线端/出线端与退火管管壁接触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少了由于裸线与退火管管壁接触导致的摩擦损伤,有助于后续漆包线的质量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电工(马鞍山)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未经格力电工(马鞍山)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5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密封环去应力专用夹具
- 下一篇:一种固体废料中金属汞的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