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路板用辅助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0945.3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3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紫电;李伟源;杜雄;黄福成;吴泽水;孙宏云;邹海波;徐迎军;肖贵容;卓主洋;陈泽银;梁禾生;王朝云;瞿红敏;谢雷;张吉梅;孙本忠;刘春明;谭伟娇;王成元;周延像;辛焕禄;梁晴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同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板 辅助 加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用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路板用辅助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线路板的整个生产工艺中,有一道开孔工序,用于在线路板上钻出插接孔,从而能够将一些电子元器件安装在线路板上,例如,这些电子元器件包括电容和电阻等等。如此,将这些电子元器件的插接脚插入至插接孔内,再通过焊接,以实现对这些电子元器件的安装固定效果。
传统的线路板开孔方式是直接将线路板放置在开孔设备的安装台体上,接着,直接对线路板进行开孔操作,然而,直接采用上述方式,在开孔过程中,对线路板难以起到辅助加固作用,导致线路板容易与开孔设备的安装台体发生相对位移的问题,导致线路板上实际开孔的位置与预设开孔的位置产生偏差,导致开设的插接孔的精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对线路板起到辅助加固作用,能够减少线路板上实际开孔的位置与预设开孔的位置之间的偏差,以及开设的插接孔的精度更高的线路板用辅助加固结构。
一种线路板用辅助加固结构,包括:
主体支撑组件,所述主体支撑组件包括安装板体、支撑板体、压持板体及多个螺纹紧固件,所述支撑板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体的一侧面上,每一所述螺纹紧固件顺序穿设所述支撑板体及所述安装板体,并且每一所述螺纹紧固件分别与所述支撑板体及所述安装板体螺接,所述压持板体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体上,并且所述压持板体与所述支撑板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线路板夹持区;
压持组件,所述压持组件包括限位块及压持条,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体远离所述安装板体的一侧面上,所述压持条与所述限位块连接,所述压持条与所述压持板体远离所述安装板体的一侧面抵持;及
推顶组件,所述推顶组件包括安装块及推顶丝杆,所述安装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体上,所述安装块开设有螺孔,所述推顶丝杆穿设所述螺孔,并且所述推顶丝杆与所述安装块螺接,所述推顶丝杆的端部与所述压持板体抵持,所述压持板体位于所述推顶丝杆及所述限位块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紧固件包括螺接部及与所述螺接部连接的外接部,所述螺接部顺序穿设所述支撑板体及所述安装板体,并且所述螺接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板体及所述安装板体螺接,所述外接部露置于所述安装板体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螺纹紧固件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所述螺纹紧固件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持条具有长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持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推顶丝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持板体的侧边边缘与所述限位块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具有直角梯形的横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块具有长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顶丝杆与所述安装块相垂直。
上述线路板用辅助加固结构通过设置主体支撑组件、压持组件及推顶组件,能够更好地对线路板起到辅助加固作用,减少线路板在纵向以及横向方向上的震动问题,进而能够减少线路板上实际开孔的位置与预设开孔的位置之间的偏差,使开设的插接孔的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线路板用辅助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同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同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09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PU相变抑制散热结构及电子产品
- 下一篇:触摸传感器以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