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生产线用顶盖扣合板双面抓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3381.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0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察建平;周娟;陶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道多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8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生产线 顶盖 合板 双面 抓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顶盖区域的双面抓手,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生产线用顶盖扣合板双面抓手。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车型的更新换代加速,各大汽车制造厂家为了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广泛采用柔性化生产技术,对汽车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白车身焊接过程中的顶盖区域内外板扣合抓取以及胎膜滚边的取、放件工序多采用多个单面抓手+抓手停放架的形式,占用空间比较大,又因需要换枪而导致节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成本低,重量轻,柔性好,能够节省空间,提高节拍,优化抓取工艺的汽车生产线用顶盖扣合板双面抓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生产线用顶盖扣合板双面抓手,包括抓具架,所述的抓具架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机器人连接的转接法兰,抓具架的上下表面均设有抓取组件,所述的抓取组件包括真空吸盘单元、夹紧气缸单元和光电感应定位单元,所述的夹紧气缸单元包括多个分布在真空吸盘单元两侧的夹紧气缸,在工作时夹住顶盖扣合板边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抓具架采用八角管框架,该八角管框架包括主框架及连接在主框架两侧的多个侧向延展臂,所述的转接法兰连接在主框架的一端,转接法兰的转接连接面与主框架所在平面垂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真空吸盘单元包括多个与主框架可拆卸连接的真空吸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夹紧气缸设置在侧向延展臂上,并与侧向延展臂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夹紧气缸包括传动连接的轻量化气缸和夹紧型块,所述的夹紧型块采用蓝色尼龙型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夹紧气缸还包括与轻量化气缸配合限制夹紧型块位移的限位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光电感应定位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与抓具架可拆卸连接的光电传感器,所述的光电传感器与机器人的控制器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的光电传感器在抓具架上的位置与生产车型的顶盖扣合板上的特征点相匹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下表面的抓取组件相对于抓具架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接法兰与机器人连接,在抓取顶盖扣合板放至胎膜进行滚边的同时,双面抓手的一面去抓取另一套待滚边的顶盖扣合板,前一套顶盖扣合板滚边完成,双面抓手的另一面将完成滚边的顶盖取走,并将待滚边的顶盖扣合板放至在胎膜上,然后再将滚边完成的顶盖扣合板放至下件台,并抓取下一套待滚边的顶盖扣合板,抓取工件时主要靠真空吸盘单元吸住顶盖扣合板表面,夹紧气缸单元用于防止真空吸盘失效时工件掉落。整个过程无需换枪,既提高了节拍,又因为双面抓手无需停放架,节省了一个单面抓手及两个停放架的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抓具架的上下表面均设有抓取组件,使得整个过程无需换枪,既提高了节拍,又因为双面抓手无需停放架,节省了一个单面抓手及两个停放架的空间。
(2)抓具架采用由八角管及八角管连接件连接构成八角管框架,重量轻,通过采用不同长度的八角管以及通过更换组成抓取组件的各单元的连接位置,可以满足多种车型的生产,而且抓具架装卸方便(能提高装配效率),具有可快速更换,库存备件少,维护成本低;设计便捷等优点。
(3)轻量化气缸和蓝色尼龙型块的使用降低了结构重量,蓝色尼龙型块使得抓手在保证定位精度及夹紧力的情况下不会使工件留下凹痕。
(4)真空吸盘具有操作速度快、不伤工件、安全等优点。
(5)光电传感器能通过对工件的特征点进行检测,进行工件到位检测以及识别不同工件,将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反馈至PLC控制系统,实现了反馈信息差异化。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光电传感器,能够使顶盖扣合板在抓手上的位置更加精确的确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为主框架,12为侧向延展臂,13为转接法兰,21为真空吸盘,22为夹紧气缸,221为轻量化气缸,222为夹紧型块,23为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道多汽车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道多汽车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3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