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箱挡油板整形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5999.2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1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董辉;韩苗苗;李向兵;孔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挡油板 整形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形工装,特别是一种变速箱挡油板整形工装。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各零部件的充分润滑,变速箱中往往会设计装配一些起导流作用的挡油板。由于某些原因(如混动模块绝缘性要求及布置空间限制),这些挡油板通常会为较薄的绝缘件,材料通常采用PPS或PPT等,最常用的成型方式为注塑成型。
现有技术中,采用上述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加工制得挡油板后,需要进行冷却,常用的冷却方式为直接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由于此种方式在冷却时的效果不均匀,易在冷却时导致挡油板发生变形,影响挡油板的质量,因此,急需研发一种在挡油板出模后将其变形量减至最小的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箱挡油板整形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有效减小挡油板出模后在冷却过程中的变形量,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挡油板整形工装,包括顶架、立板、底座、动力机构、挡油板上模和挡油板下模,所述顶架通过所述立板平行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所述顶架上,所述挡油板上模与所述动力机构的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挡油板下模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与所述挡油板上模相对设置;所述挡油板上模和所述挡油板下模上均设有散热孔。
前述的变速箱挡油板整形工装中,优选地,所述挡油板上模包括上模安装板、上模座和挡油板凹模,所述动力机构的驱动杆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安装板顶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挡油板凹模设于所述上模座的底部,所述上模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安装板的底部,所述挡油板凹模上沿周向均布有所述散热孔。
前述的变速箱挡油板整形工装中,优选地,所述上模安装板的顶部还设有导向杆,所述顶架上设有供所述导向杆通过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贯穿于所述导向孔并能在所述导向孔内自由滑动。
前述的变速箱挡油板整形工装中,优选地,所述挡油板下模包括下模座和挡油板凸模,所述挡油板凸模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模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挡油板凸模与所述挡油板凹模相对布置,所述挡油板凸模上沿周向均布有所述散热孔。
前述的变速箱挡油板整形工装中,优选地,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上模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设置的圆柱销。
前述的变速箱挡油板整形工装中,优选地,所述挡油板凹模上设有楔形销,所述挡油板凸模上设有与所述楔形销相对设置的第二定位孔。
前述的变速箱挡油板整形工装中,优选地,所述楔形销的高度大于所述圆柱销的高度。
前述的变速箱挡油板整形工装中,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拉杆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装,当挡油板通过注塑工艺成型后,将其放置在挡油板下模上,通过挡油板上模和挡油板下模的配合,有效限制挡油板在冷却过程中的变形量,提高产品质量。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散热孔,能够有效降低其变形量的情况下保证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图1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顶架,2-立板,3-底座,4-动力机构,5-挡油板上模,6-挡油板下模,7-散热孔,8-上模安装板,9-上模座,10-挡油板凹模,11-下模座,12-挡油板凸模,13-导向杆,14-第一定位孔,15-圆柱销,16-楔形销,17-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变速箱挡油板整形工装,包括顶架1、立板2、底座3、动力机构4、挡油板上模5和挡油板下模6,顶架1通过立板2平行设置在底座3的上方,立板2沿竖直方向设置,其顶面与顶架1底面的一条侧边固定连接,其底面与底座3顶面侧边固定连接;动力机构4安装在顶架1上,挡油板上模5与动力机构4的驱动杆固定连接,挡油板下模6固定安装在底座3的顶部,且与挡油板上模5相对设置;挡油板上模5和挡油板下模6上均设有散热孔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5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充系统
- 下一篇:一种母鸡中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