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振膜的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5141.6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8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英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31/00 | 分类号: | B29C31/00;B29C71/00;C08J7/12;B29L7/00;B29K2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 制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边输送聚乙烯醇系膜一边对该聚乙烯醇系膜进行处理而得到偏振膜的偏振膜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偏振板广泛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等。偏振板通常通过在偏振膜的单面或双面贴合保护膜而构成。偏振膜通过对聚乙烯醇系膜进行延伸、染色、交联等处理而得到,偏振板通过在偏振膜贴合保护膜等的工序而被制造。
对聚乙烯醇系膜实施的上述处理通过如下方式连续地进行,即从卷取长条的聚乙烯醇系膜而成的膜卷体卷出聚乙烯醇系膜,并向进行上述处理的处理部输送聚乙烯醇系膜。在从膜卷体到处理部的输送路径上设置有引导辊,由该引导辊将聚乙烯醇系膜向处理部输送。在膜卷体的剩余量因聚乙烯醇系膜的卷出而成为一定程度以下时,更换为下一膜卷体。
若进行膜卷体的更换,则膜卷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卷出位置有时产生偏移。在向处理部输送聚乙烯醇系膜时,这样的卷出位置的偏移有可能引起膜宽度方向(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的偏移,因此有时需要调整膜卷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卷出位置。另外,聚乙烯醇系膜的膜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根据对偏振膜要求的尺寸而不同,因此也有时根据被更换的膜卷体的种类(聚乙烯醇系膜的膜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来调整膜卷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卷出位置。
然而,在膜卷体更换时存在如下问题:为了使卷出的聚乙烯醇系膜在输送路径上不在膜宽度方向上引起偏移地被输送而将膜卷体准确地设置于旋转轴方向上的卷出位置是困难的。尤其是,膜卷体由于卷取有长条的聚乙烯醇系膜而重量大,一旦设置了膜卷体之后,为了调整卷出位置而以人力移动膜卷体也存在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振膜的制造装置,其能够容易地调整膜卷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卷出位置,以抑制聚乙烯醇系膜的膜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偏移地进行输送。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所示的偏振膜的制造装置。
〔1〕一种偏振膜的制造装置,其一边输送聚乙烯醇系膜一边对该聚乙烯醇系膜进行处理而得到偏振膜,
所述偏振膜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将所述聚乙烯醇系膜从膜卷体卷出的卷出部,
所述卷出部具有侧挡机构,该侧挡机构用于将所述膜卷体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该侧挡机构能够沿着所述膜卷体的旋转轴方向移动所述膜卷体。
〔2〕根据〔1〕所述的偏振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膜的制造装置还包括对从所述膜卷体卷出的所述聚乙烯醇系膜进行输送的输送路径,
所述输送路径具备至少一个引导辊,
所述引导辊中的至少一个引导辊是对位用辊,
所述侧挡机构根据所述对位用辊上的所述聚乙烯醇系膜的膜宽度方向的位置,来调整所述膜卷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的位置。
〔3〕根据〔2〕所述的偏振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位用辊具有用于判定所述对位用辊上的所述聚乙烯醇系膜的膜宽度方向的位置的标记。
〔4〕根据〔2〕所述的偏振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膜的制造装置还具备处理部,该处理部使所述聚乙烯醇系膜与处理液接触而对所述聚乙烯醇系膜进行处理,
所述对位用辊设置于所述卷出部与所述处理部之间的所述输送路径。
〔5〕根据〔3〕所述的偏振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膜的制造装置还具备处理部,该处理部使所述聚乙烯醇系膜与处理液接触而对所述聚乙烯醇系膜进行处理,
所述对位用辊设置于所述卷出部与所述处理部之间的所述输送路径。
〔6〕根据〔4〕所述的偏振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位用辊设置于从所述膜卷体到所述对位用辊为止的所述聚乙烯醇系膜的输送距离比从该对位用辊到所述处理部为止的所述聚乙烯醇系膜的输送距离长的位置。
〔7〕根据〔5〕所述的偏振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位用辊设置于从所述膜卷体到所述对位用辊为止的所述聚乙烯醇系膜的输送距离比从该对位用辊到所述处理部为止的所述聚乙烯醇系膜的输送距离长的位置。
〔8〕根据〔4〕所述的偏振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膜的制造装置在所述卷出部与所述处理部之间的所述输送路径设置有多个所述引导辊,
所述对位用辊在多个所述引导辊中位于所述聚乙烯醇系膜的输送方向的最下游侧。
〔9〕根据〔5〕所述的偏振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51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冷却系统的高效橡胶研磨机
- 下一篇:一种分型面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