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荡式自发电的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2492.1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8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伊玲;林啸龙;张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H02K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荡 发电 移动 电源 | ||
1.一种振荡式自发电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由上顶盖(1)、弹簧座(2)、弹簧(3)、PP管(4)、外壳(5)、磁性球(6)、环形导轨(7)、框线圈(8)、线圈(9)、永磁铁芯(10)、隔板(11)、第一整流模块(12)、第二整流模块(13)、储能模块(14)、过载保护模块(15)、电芯(16)、下底盖(17)、USB接口组成;
两弹簧座分别与上顶盖(1)、隔板(11)垂直固定连接,环形导轨(7)和隔板(11)分别嵌入外壳(5)内的凹槽中;
框线圈(8)设置嵌放、套接在环形导轨(7)外,线圈(9)设置嵌放、套接在PP管(4)外;
磁性球(6)与环形导轨(7)动配合;
框线圈(8)与第一整流模块(12)连接,线圈(9)与第二整流模块(13)连接;
第一整流模块(12)的输出端与第二整流模块(13)输出端同极性串联;
第一整流模块(12)的输出端与第二整流模块(13)输出端串联后的连接点、储能模块(14)、电芯(16)依次串联,电芯(16)与过载保护模块(15)并联;
USB接口设于上顶盖(1);
永磁铁芯(10)通过两弹簧分别与两弹簧座连接;
PP管(4)分别与上顶盖(1)和隔板(11)垂直连接,所述永磁铁芯(10)、两弹簧座和两弹簧均置于所述PP管(4)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6)为聚合物电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盖(1)和隔板(11)设置固定PP管(4)的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轨(7)及其对应的磁性球(6)和框线圈(8)的数量均为3,其中,框线圈之间相互串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为亚克力板外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9)为单层漆包管线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芯(10)为锰-锌铁氧体磁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12)和第二整流模块(13)均为全桥式整流滤波模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14)为直流储能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24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铁路机车的续航式后备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