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轮车侧倾缓冲回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3500.X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4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傲拓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6 | 分类号: | B62K5/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轮车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轮车侧倾缓冲回正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三轮车的侧倾高度很低,转弯时基本以地面进行侧倾,导致速度稍高时就容易发生侧翻,比较危险,而且转弯对车身骨架的扭转力较大,在一段时间的疲劳损伤下三轮车骨架就会发生变形而报废,驾驶员在转弯时容易发生身体偏移,舒适性差且安全性低,但如果侧倾过快对于行车安全是不利的,尤其是低速侧倾过快更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转弯时容易侧翻、舒适性差缺点,提供了一种转弯不容易侧翻、舒适性好的三轮车侧倾缓冲回正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三轮车侧倾缓冲回正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设在第一连接件左侧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左侧设有至少一根上端与车架连接的支撑弹性杆,支撑弹性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在三轮车转弯侧倾时,通过支撑弹性杆自动回正前车身侧倾的三轮车,也可缓冲前车身侧倾的速度,优化转弯时的车轮受力情况,提升了转弯稳定性;同时通过驾驶员主动性地调节驾驶姿态,让驾驶员更舒适。
作为优选,支撑弹性杆为气支撑弹簧杆,支撑弹性杆包括上端与车架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在第一连接杆内伸缩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由于有气撑弹簧杆的阻尼作用,侧倾过快时动能会被压缩的气撑弹簧杆内部摩擦吸收掉,从而起到缓冲侧倾速度的作用。
作为优选,支撑弹性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倾斜设在第二连接件上。由于两个相同的支撑弹性杆初始状态为对称安装,且初始状态就处于压缩状态,且压缩量相同。当前车身侧倾时,由于第二连接件的旋转作用,导致气撑弹簧杆一边被压缩更多,一边被释放压缩,受压缩较多的气弹簧回弹力比压缩较少的气弹簧回弹力要大,从而有一定的力将前车身顶到原始的平衡状态,使两个气弹簧的压缩量一致,最终双方回弹力一样时,前车身刚好回正,因此该结构也起到辅助回正功能,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以及转弯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的左端设有与第三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的圆柱段,第一连接件的右端设有与第一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的套管,套管内设有轴承件,圆柱段设在轴承件内,套管与圆柱段通过轴承件相对转动。与传统三轮车相比,当装有此装置的三轮车在转弯时,驾驶员可主动的将身体往转弯的方向倾摆从而带动前车身的侧倾,此时重心下移,行驶更加稳定,同时将前车身的一部分重量转换为转向力,减小车身承受的载荷;同时这个行车姿态让前车身受力均匀,减小骨架所受的扭转力,延长车身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套管的右端内设有环形的卡簧槽和配合设在卡簧槽内的卡簧,卡簧的左端面与轴承件的右端面相抵。卡簧固定轴承件的位置,防止轴承件在套管内左右移动,提高前后车身侧倾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均为连接法兰,第三连接件左端的中部设有圆柱形的凸台,圆柱段设在凸台的中部,凸台的左端面与套管的右端面相抵。第二连接件与前车身通过四个螺栓相连,第三连接件与后车身通过四个螺栓相连,由于三轮车后端两轮着地,平衡不动,前车身便可通过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通过转轴相对转动实现前车身左右侧倾。
作为优选,圆柱段的左端设有螺纹内孔,第一连接件上设有贯穿于第一连接件与螺纹内孔连接的锁紧螺柱。
作为优选,锁紧螺柱的左端设有与锁紧螺柱一体式结构的螺柱头,螺柱头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设有间隙,螺柱头的右端面与第一连接件的左端面之间的距离在0.5~1.5mm。当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使用一段时间后,第三连接件会相对于轴承向后攒动,此时螺栓向后移动压住第一连接件左端面,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将不能旋转,提醒用户此轴承使用寿命已到,需要更换新件,结构简单,保证三轮车的安全使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既可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自动回正又可缓冲侧倾速度,确保侧倾稳定性和平顺性,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且提升了侧倾安全性,进而提升三轮车整体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M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傲拓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傲拓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35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雾滑板车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及其散热板及其导风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