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复合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8236.0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0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坚;吴施荣;黄龙超;覃克贵;李伶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8;H01M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复合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复合板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由其构成的动力电池组是当前电动汽车的主要的能量储存方式。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矩阵式串并联结构制作动力电池组,随着串并联数量的增加,对于电池的防护措施也越来越复杂。PCB复合板是实现目前电池模组电气安全防护问题的重要部件,PCB 复合板不仅能做到横向和纵向保护的功能,而且使得产品导电性能得到了增强。但现有的PCB复合板还存在如下缺点:结构工艺较为复杂,加工实现难度较大,潜在失效风险较高,供货周期长,并且对于后续的轻量化设计要求,电流路径规划要求,以及产品降低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难度。
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PCB复合板结构以克服以上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B复合板结构,简化生产制程工艺,降低生产难度,使产品质量更加可控,并可通过汇流铜板外形的设计对电流路径进行规划设计,减少汇流板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B复合板结构,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绝缘板及汇流板;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覆盖于所述绝缘板的一对相背的表面上,所述汇流板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绝缘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层上设有若干呈矩阵排列且相互独立的导电模块,每个导电模块包括第一电极连接部、导电部及连接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和导电部的导电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有若干相互独立且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一一对应的第二电极连接部,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的相对位置处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导电层、绝缘板及第二导电层的第一通孔及若干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的内侧面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所述汇流板包括轴部和若干与所述轴部相交的枝部,所述汇流板的枝部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导电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复合板结构的一种改进,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模块之间设有若干贯穿所述第一导电层、绝缘板及第二导电层的第二过孔,每个第二过孔的内侧面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若干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汇流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复合板结构的一种改进,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模块之间设有若干贯穿所述第一导电层、绝缘板及第二导电层的第二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复合板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模块的导电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和所述导电部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复合板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模块还包括两个预留部,所述预留部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相连并与所述导电臂并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复合板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材质为铜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复合板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汇流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轴部一端的引出端且所述引出端的宽度大于所述轴部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PCB复合板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PCB板和汇流板分开设计再复合的方式,有效简化生产制程工艺,降低生产难度,使产品质量更加可控,并可通过汇流板外形的设计对电流路径进行规划设计,减少汇流板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PCB复合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PCB复合板结构的第一导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第一导电层的导电模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PCB复合板结构的第二导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PCB复合板结构的绝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B复合板结构100,包括第一导电层 10、第二导电层20、绝缘板30及汇流板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8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