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感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4499.4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9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庆 |
主分类号: | B62K5/027 | 分类号: | B62K5/027;B62H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7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感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平衡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感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其具有车体、车轮、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结构,主要可用于短程代步等。不过,目前的体感车,虽然能实现助力代步,但在操控性、使用舒适性、工作过程稳定性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为使用者提供扶手结构,操控性强、使用舒适性及工作过程稳定性好的体感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体感车,包括车体、扶架、手刹、两个动力后轮、用于带动两个动力后轮转动的主电机、用于给主电机供电的蓄电池及用于调节主电机的电机调节开关,所述扶架与车体转动连接,扶架上设有前轮架,前轮架上设有导向前轮,车体上设有若干稳体结构,稳体结构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竖滑槽、处在竖滑槽内的稳体弹簧、与竖滑槽滑动配合的支撑轮架及设置在支撑轮架上的稳体轮,在一个稳体结构中:稳体弹簧一端连接支撑轮架,稳体弹簧另一端连接车体。
作为优选,所述扶架包括竖转杆、过渡杆及设置在过渡杆上的手操杆,竖转杆下端与前轮架连接,竖转杆上端与过渡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车体上设有两个与动力后轮一一对应的后挡泥轮包,扶架上设有用于遮挡住导向前轮上方的前轮挡泥板,前轮挡泥板与扶架连接,前轮挡泥板处在导向前轮上方。
作为优选,在一个稳体结构中:稳体弹簧轴线竖直,稳体弹簧上端连接车体,稳体弹簧下端连接支撑轮架,支撑轮架上设有与支撑轮架转动连接的稳体转轴,稳体轮与稳体转轴同轴连接。
作为优选,各稳体轮同轴布置,所述动力后轮轴线平行于稳体轮轴线。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动力后轮之间通过后轴连接,车体上设有调向稳定机构,调向稳定机构包括两端封闭的启阻筒、两端封闭的调阻筒及与车体连接的加阻缸体,启阻筒通过筒支架与车体固定,调阻筒处在启阻筒内,后轴穿过启阻筒与调阻筒,后轴与启阻筒转动密封配合,后轴与调阻筒固定,调阻筒与启阻筒之间形成筒油腔,后轴与后轴同轴连接,调阻筒上设有多个与调阻筒滑动密封配合的调阻长活塞,调阻长活塞与后轴之间通过调阻弹簧连接,加阻缸体上设有与加阻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加阻活塞,加阻活塞将加阻缸体内部分隔成缸油腔及与外界连通的气腔,缸油腔与筒油腔通过油管连通,缸油腔、筒油腔及油管内充满液压油,缸油腔内设有若干缸内弹簧,缸内弹簧一端连接加阻活塞,缸内弹簧另一端连接加阻缸体,加阻活塞上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上设有用于接触竖转向管的弹性摩擦块,气腔处在摩擦块与缸油腔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启阻筒、调阻筒及后轴均同轴布置,调阻长活塞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后轴,加阻活塞的滑动方向水平,锁管螺钉轴线水平,弹性摩擦块处在竖转向管与活塞杆之间,活塞杆处在弹性摩擦块与加阻活塞之间,调阻长活塞远离后轴的一端处在筒油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为使用者提供扶手结构,操控性强、使用舒适性及工作过程稳定性好;具有提速转向保护功能,以及高速转向稳定性提升功能,可有效提升整体稳定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力后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挡泥轮包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向前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启阻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启阻筒及调阻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加阻缸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体1、扶架2、竖转杆2a、过渡杆2b、手操杆2c、导向前轮21、动力后轮3、后轴3a、后挡泥轮包31、稳体结构4、竖滑槽41、稳体弹簧42、支撑轮架43、稳体轮44、稳体转轴45、前轮挡泥板5、筒油腔6a、油管6b、启阻筒61、调阻筒62、筒支架63、加阻缸体64、缸油腔64a、气腔64b、加阻活塞641、缸内弹簧642、活塞杆643、弹性摩擦块644、调阻长活塞65、调阻弹簧6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庆,未经陈玉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44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污染无害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