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梳齿式车辆提升装载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2248.2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7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戴水文;张亚东;潘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9 | 代理人: | 向用秀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梳齿 车辆 提升 装载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升降输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梳齿式车辆提升装载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消费不断增长,城市停车难成为了各地面临的棘手问题,建立立体通车设备是解决城市静态交通的有效途径,全国一线城市已经建立了大量的立体停车库,二、三线城市也在陆续建立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目前在建立的机械式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中存在以下几种类型:有载车板移动机械车库、梳齿式移动机械车库、机械手式移动机械车库。其中有载车板移动机械车库,存取车时存在送空载车的过程,使得存取时间增加,客户汽车进入车库或者离开车库等待时间较长。机械手式横向平面移动机械式车库机械手的负载较重,故障较多。而梳齿式移动机械车库单位面积的容车密度较小,可迅速进库和出库,大大减少了存车和取车的等待时间。
现有的梳齿式立体车库的提升机构中车辆直接停在梳齿式的载车板上,在上下提升的过程中,车辆会晃动,严重情况时会导致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行平稳、车辆能稳定停靠的梳齿式车辆提升装载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梳齿式车辆提升装载机构,包括梳齿载板以及四根立柱,所述四根立柱分别位于梳齿载板的四个角部,且四根立柱与梳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四根立柱的顶端均设有吊点座,绳索的一端与吊点座固定连接,绳索的另一端与立体车库的提升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四根立柱上部的同一水平高度上均设有上导轮,四根立柱下部的同一水平高度上均设有下导轮,所述上导轮和下导轮均卡在立体车库的导向立柱的轨道中,提升电机通过绳索带动上导轮和下导轮进而带动梳齿载板沿导向立柱的轨道上下滑行;所述梳齿载板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前梳齿和多个间隔排列的后梳齿,多个前梳齿呈凹状排布,车辆的前轮胎正好卡在凹陷的梳齿中间;所述前梳齿与后梳齿与立体车库的泊位梳齿架上的梳齿交错设置。
其中,所述吊点座与立柱之间还设有调平螺杆,所述调平螺杆的一端与立柱之间螺纹固定连接,调平螺杆的另一端与吊点座固定连接;通过调节调平螺杆与立柱之间的相对距离,四个吊点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相邻后梳齿之间的间距为40-50毫米,多个后梳齿的整体分布长度大于1000毫米。
其中,还包括对中装置,所述对中装置包括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推板位于梳齿载板宽度方向的一侧,第二推板位于梳齿载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的位置与车辆的两个前轮位置相对应;所述齿轮固定在梳齿载板的底部,驱动电机与齿轮电连接并控制齿轮旋转;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与齿轮相啮合,第一齿条的另一端通过传动杆和传动弹簧与第一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与齿轮相啮合,第二齿条的另一端也通过传动杆和传动弹簧与第二推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上均设有限位开关,传动杆的端部设有压板,传动弹簧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对中装置还包括回程限位开关,所述回程限位开关固定在竖直载板上,且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上设有与回程限位开关相配合的触发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梳齿式车辆提升装载机构,上导轮和下导轮卡在导向立柱中,运行轨迹被固定,同时每根立柱上设置上导轮和下导轮,整个装载机构的八个端点均被固定,装载机构在运行过程中不会晃动,保证了装载机构的运行平稳性。同时多个前梳齿呈凹状排布,车辆的前轮胎正好卡在凹陷的梳齿中间,车辆在无动力状态既不能前移也不能后移,保证了运行过程中车辆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提升装载机构,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升装载机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升装载机构的梳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升装载机构的主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梳齿载板2、立柱
3、吊点座4、绳索
5、上导轮6、下导轮
7、导向立柱8、前梳齿
9、后梳齿10、调平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2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