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自动伸出车门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1289.X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3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兰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蓝光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E05B8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自动 伸出 车门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机械式自动伸出车门把手。
背景技术
以前汽车的车门把手均是裸露外凸式设计,一方面为保证良好地外观,车门把手需要有与车身侧面相匹配的造型,但同时却造成一定的风阻,增加了汽车行驶阻力;另一方面车门把手操作时需要人力干预,使用不方便。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式自动伸收车门把手,该车门把手不仅使用方便,而且优化了整车流线造型,减小了风阻和汽车行驶阻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机械式自动伸出车门把手,包括车门把手本体、外把手、滑动轴和转动件,所述车门把手本体的上部设置有贯穿外表面的容置空间,外把手容纳于该容置空间内并可绕该容置空间内转动轴转动;所述外把手上设置有抵压部,该抵压部可绕滑动轴转动;滑动轴滑动安装于弧形凹槽内,弧形凹槽设置于U形立板,U形立板设置于车门把手本体上相对于外把手的一侧;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套装有上扭簧和下扭簧,该上、下扭簧的一端抵接车门扳手本体,另一端套装于滑动轴的端部;所述U形立板一侧设置有凸耳,该凸耳设置有固定轴,该固定轴的另一端枢接有转动件,凸耳与转动件之间的固定轴上套装有扭簧,扭簧的一端抵接凸耳的一侧,另一端抵接转动件的受压部,该受压部与抵压部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车门把手本体上设置有上支撑块,该上支撑块上设置有上横向凹槽,上扭簧的一端抵接于该上横向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车门把手本体上设置有下支撑块,该下支撑块上设置有下横向凹槽,下扭簧的一端抵接于该下横向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车门解锁后,驾驶人员向外拉起外把手,外把手的抵压部向内旋转抵压于受压部,使转动件带动解锁装置解锁,进而实现车门的打开;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车门把手与车身侧面曲线一致,在保证美观的同时降低风阻和汽车行驶阻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车门把手本体,(2)外把手,(3)滑动轴,(4)转动件,(5)容置空间,(6)转动轴,(7)抵压部,(8)(9)弧形凹槽,(10)U形立板,(11)上扭簧,(12)下扭簧,(13)凸耳,(14)固定轴,(15)扭簧,(16)受压部,(17)上支撑块,(18)上横向凹槽,(19)下支撑块,(20)下横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自动伸出车门把手,包括车门把手本体1、外把手2、滑动轴3和转动件4,所述车门把手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贯穿外表面的容置空间5,外把手2容纳于该容置空间5内并可绕该容置空间内转动轴6转动;所述外把手上设置有抵压部7,该抵压部7可绕滑动轴3转动;滑动轴3滑动安装于弧形凹槽8和9内,弧形凹槽设置于U形立板10,U形立板10设置于车门把手本体上相对于外把手的一侧;所述转动轴6的两端分别套装有上扭簧11和下扭簧12,该上、下扭簧的一端抵接车门扳手本体,另一端套装于滑动轴的端部;所述U形立板10一侧设置有凸耳13,该凸耳设置有固定轴14,该固定轴的另一端枢接有转动件4,凸耳13与转动件4之间的固定轴上套装有扭簧15,扭簧15的一端抵接凸耳的一侧,另一端抵接转动件4的受压部16,该受压部16与抵压部7动接触。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驾驶人员携带车钥匙靠近车辆时,车钥匙发射解锁信号,车门解锁后,驾驶人员向外拉起外把手2,外把手2绕转动轴6转动,外把手2的抵压部7向内旋转抵压于受压部16,由于受压部16被抵压,使转动件带动锁定装置解锁,进而实现车门的打开;关门时,外把手2在上扭簧11和下扭簧12的作用下复位;转动件4在扭簧15的作用下复位,转动件带动锁定装置上锁。
所述车门把手本体上设置有上支撑块17,该上支撑块上设置有上横向凹槽18,上扭簧的一端抵接于该上横向凹槽内。
所述车门把手本体上设置有下支撑块19,该下支撑块上设置有下横向凹槽20,下扭簧的一端抵接于该下横向凹槽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解决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具有使用方便、美观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都可能利用上述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在此,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容,就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蓝光塑胶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蓝光塑胶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12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 下一篇:电动合页插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