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智能移动终端控制的自行车开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5400.4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0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何灌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快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7F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移动 终端 控制 自行车 开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开锁系统,特别是基于智能移动终端控制的自行车开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城市自行车系统是利用IC卡在停车桩刷卡取车以及自动还车,对于外地刚到的人以及一直未办卡的人来说,需要到指定地点去办理IC卡才能使用城市公共自行车,显得极为不便;与此同时,IC卡存在容易丢失以及消磁等隐患,重复办理会浪费更多的社会成本,在智能化技术普及的今天,IC卡开锁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城市自行车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基于智能移动终端控制的自行车开锁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控制的自行车开锁系统,包括智能移动终端、安装于停车桩和自行车上且具有唯一编号标识的电子锁、以及与电子锁联网通讯的后台数据中心,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可通过网络与后台数据中心进行认证并成为注册用户,该电子锁用于控制自行车的开锁与上锁,后台数据中心用于根据已经成为注册用户的智能移动终端之请求作出响应,控制电子锁开锁并反馈电子锁的唯一编号标识给智能移动终端。
所述电子锁包括MCU以及分别与MCU电性连接的锁体组件、第一蓝牙模块,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具有振动传感器与第二蓝牙模块,利用振动传感器使用摇一摇功能触发第二蓝牙模块搜索定位电子锁的第一蓝牙模块,建立第一蓝牙模块与第二蓝牙模块之间的通讯连接关系,智能移动终端可通过该通讯连接关系推送的信息与后台数据中心进行认证并成为注册用户,然后智能移动终端可通过该通讯连接关系发送开锁请求,MCU根据该开锁请求控制锁体组件开锁。
所述电子锁包括MCU以及分别与MCU电性连接的锁体组件、物联网卡,该物联网卡用于电子锁、后台数据中心、智能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线通讯,智能移动终端通过该物联网卡传输开锁请求至MCU,MCU根据该开锁请求控制锁体组件开锁。
所述锁体组件采用电子开关和机械锁组合,电子开关受控于MCU并用于控制机械锁的锁芯动作,机械锁的锁体用于锁住自行车之间的车轮。
所述自行车开锁系统还包括充电模块,该充电模块包括安装于自行车车轮处的发电机、充放电电路以及储能电池,该发电机通过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支路与储能电池连接以进行充电,该充放电电路的放点支路与所述电子锁连接以供电给电子锁。
所述充放电电路还连接有充电端口以便于车灯或手机充电。
所述自行车开锁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该报警模块与所述电子锁连接,其具有振动传感器用于感应非法开锁时输出报警信号。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穿戴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开锁系统无需传统IC卡,可通过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进行本地和远程两种开锁模式,极大的方便了市民自由使用城市自行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开锁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控制的自行车开锁系统,包括智能移动终端、安装于停车桩和自行车上且具有唯一编号标识的电子锁、以及与电子锁联网通讯的后台数据中心,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可通过网络与后台数据中心进行认证并成为注册用户,该电子锁用于控制自行车的开锁与上锁,后台数据中心用于根据已经成为注册用户的智能移动终端之请求作出响应,控制电子锁开锁并反馈电子锁的唯一编号标识给智能移动终端,用户便可通过该唯一编号标识找到对应自行车的位置。
具体的,本技术方案包括两种实施例,第一种实施例采用本地近距离开锁,相应的将电子锁设置为:包括MCU以及分别与MCU电性连接的锁体组件、第一蓝牙模块,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具有振动传感器与第二蓝牙模块,利用振动传感器使用摇一摇功能触发第二蓝牙模块搜索定位电子锁的第一蓝牙模块(或者直接打开蓝牙搜索定位电子锁的第一蓝牙模块),建立第一蓝牙模块与第二蓝牙模块之间的通讯连接关系,智能移动终端可通过该通讯连接关系推送的信息与后台数据中心进行认证并成为注册用户,然后智能移动终端可通过该通讯连接关系发送开锁请求,MCU根据该开锁请求控制锁体组件开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快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快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54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