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组装耗能抗震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0564.8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5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典福;仇新刚;邓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前海格锐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组装 耗能 抗震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组装耗能抗震墙体。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正逐步取代传统建筑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其具有的直接组装、施工工期短、工厂化程度高等优点一直被人们所推崇。然而,墙体的厚度会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加厚,较厚的墙体不仅不利于建筑空间的布置,而且还会增加施工难度,同时也使结构刚度增大而增加结构的地震反应。内嵌钢板剪力墙和单侧钢板剪力墙,其混凝土盖板位于钢板外侧,混凝土本身是一种脆性材料,大震作用下结构发生较大的侧移变形,混凝土很容易开裂剥落,从而对钢板的约束降低而使钢板易发生面外失稳,使承载力严重下降。双层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混凝土对钢板具有良好的约束作用,但是大震作用下延性和耗能能力略显不足。因此,一种耗能强且抗震的墙体具有较好的商业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组装耗能抗震墙体,具有较好的耗能和抗震的优点,减少墙体裂缝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组装耗能抗震墙体,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上水平设置有用于耗损沿墙板本体的厚度方向震动的第一抗震件;相邻所述第一抗震件之间连接有与第一抗震件垂直设置且用于耗损沿墙板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第二抗震件,所述第二抗震件设置于墙板本体的侧面,所述第二抗震件与第一抗震件连接形成弯折的轨迹。
采用上述结构,当地震发生时,第一抗震件可将沿墙板本体厚度方向(即前后方向)的震动进行消耗,从而达到抗前后震动的作用;而第二抗震件将沿墙板本体长度方向(即左右方向)的压缩和震动进行消耗和减弱,从而达到抗左右震动的作用。且第一抗震件与第二抗震件相互之间依次形成良好的连接,使得整块墙板本体在地震发生时,可同时具有抗左右方向、抗前后方向震动的作用,达到良好的耗能抗震的效果,减少墙板本体上出现裂痕的可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抗震件包括与墙板本体连接的钢板、钢板围绕形成的第一容纳腔、伸缩件,沿厚度方向设置的相邻所述伸缩件的一端铰接于钢板上且另一端相互支撑并交汇形成连接端,所述连接端铰接于钢板上。
采用上述结构,钢板比墙板本体更具有韧性,当遭受地震时,由于震动,形成第一容纳腔的上下两层钢板之间易形成偏移,而同一列的两个伸缩件的一端铰接于一体形成连接端,再通过连接段与上方的钢板铰接,受震后的钢板会促使伸缩件向偏移方向发生伸缩,以适应其钢板之间发生的偏移,起到耗能作用,从而减少两者之间由于震动而造成偏移程度过大导致的断裂现象。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伸缩件包括支撑座、铰接于支撑座上的连接板、开设于支撑座内的固定腔、插设于固定腔内的伸缩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远离固定腔开口的一端,所述固定腔内填充设置有用于连接伸缩板和支撑座且当所述伸缩板受到伸缩后随伸缩板伸缩的粘弹性材料。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两块伸缩板在铰接于一体后再铰接到上端的钢板上,而两块连接板则分别铰接在下端的钢板上,当上下两块钢板受到震动作用而前后发生偏移时,被粘弹性材料所包覆的伸缩板受到钢板对其的拉伸力或收缩力的作用而发生伸展或收缩。在伸展或收缩的过程中,粘弹性材料对伸缩板具有相应的作用力,在此过程中,粘弹性材料还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从而对震动形成耗能,以减小对墙板本体中用混凝土筑造的部分的损伤。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抗震件包括第二容纳腔和填充于第二容纳腔内的填充件,所述填充件包括聚苯乙烯珍珠岩、石膏板、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采用上述结构,聚苯乙烯珍珠岩、石膏板、玻璃纤维均具有刚度小、延展性好的优点。当墙板本体受到左右方向上的震动而发生偏移时,上述几种材料均可以起到承受墙板本体对其的应力作用,并达到耗能的效果,还可与墙板本体中混凝土筑造形成的第二容纳腔具有发生摩擦,产生摩擦耗能,从而降低墙板本体在遭受地震时,由于其自身惯性力过大而破坏其自身结构的概率,从而降低地震对墙板本体造成的损坏。当只采用一种材料作为填充件时,将其填充在第二容纳腔内即可;当采用两种及以上的材料作为填充件时,将不同的材料经充分混合后,再填充于第二容纳腔内,使填充件具有更为均匀的耗能作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轨迹为“弓”字形,首尾两条所述第一抗震件的端头处分离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第一抗震件与第二抗震件依次连接,形成不闭合的“弓”字形轨迹,不易造成墙板本体上局部耗能过多而造成损坏,可使墙板本体所受到的震动作用被均匀分散并消耗,减轻对墙板本体的震害。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墙板本体周边包覆设置有加固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前海格锐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前海格锐建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05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