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备多孔B4C陶瓷骨架的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8103.7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6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武;马云涛;王志伟;唐小存;蒋波;壮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纽科利核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多孔 b4c 陶瓷 骨架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多孔B4C陶瓷骨架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B4C/Al复合材料由于含有中子吸收性能良好的元素B,可用作制备中子吸收贮存结构材料。其优点是耐腐蚀、耐辐照、使用寿命长,能提高乏燃料贮运的经济性和安全性。B4C/Al中子吸收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有熔铸法、粉末冶金法、浸渗法等。熔铸法获得的复合材料界面反应严重,粉末冶金法存在工艺复杂,B4C含量低、B4C分布欠均匀等问题。近年来,浸渗法制备B4C/Al复合材料的工艺在我国迅速发展,浸渗法是使铝金属熔融并自发渗入到固体B4C多孔骨架预制件内,但这种方法的制备需要提前将B4C烧结制成多孔陶瓷骨架。多孔陶瓷骨架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例如泡沫浸渍法、无压烧结工艺等。冷冻注模工艺由于具有方法简单、孔结构均匀等优点在制备多孔材料方面有较快的发展。
冷冻注模工艺的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冷冻装置加以成型,成型后需要在干燥装置中加以干燥脱水,现有的干燥装置效率低,无法进行大批量的干燥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多孔B4C陶瓷骨架的干燥装置,操作简单,大幅提高了干燥效率,节约了成本。
为实现本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制备多孔B4C陶瓷骨架的干燥装置,包括冷冻箱,冷冻箱内设有蚊香盘管作为通风管,通风管的进风端位于冷冻箱外部,通风管的进风端上设有鼓风机,通风管的出风端位于通风管的中心处,通风管的出风端与布风盘相连通,布风盘位于冷冻箱的中心处;
冷冻箱内还设有第一置样组、第二置样组和第三置样组,第一置样组和第三置样组均包括三个置样机构,第二置样组包括两个置样机构,第二置样组位于第一置样组和第三置样组之间,第一置样组和第三置样组分别位于布风盘的左右两侧,第二置样组的两个置样机构分别位于布风盘的前后两侧;所述置样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和若干置样板,第一转轴竖直的固定在冷冻箱内,置样板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置样板上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所述冷冻箱顶部设有第一通风腔,第一通风腔顶部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第一通风腔底部设有若干第三通风孔,第二通风孔为螺旋结构孔,第二通风孔将第一通风腔与外部相连通,第三通风孔将第一通风腔与冷冻箱内部相连通,第三通风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通风孔的孔径;
第一置样组与第二置样组之间、第二置样组与第三置样组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挡风板,挡风板内设有第二通风腔,挡风板固定在冷冻箱顶部,第二通风腔与第一通风腔相连通,挡风板的两个侧壁设有若干第四通风孔,第四通风孔将第二通风腔与冷冻箱内部相连通;
第一置样组和第三置样组的两个置样机构之间均设有一个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第二转轴、电机和若干轴流扇叶,轴流扇叶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第二转轴通过轴套固定在冷冻箱内,电机与第二转轴通过齿轮配合实现传动。
上述一种用于制备多孔B4C陶瓷骨架的干燥装置,其中,所述布风盘为圆台形结构,布风盘内设有第三通风腔,布风盘的底板和侧板上均设有若干第五通风孔,第五通风孔与第三通风腔相连通,布风盘侧板的孔隙率大于布风盘底板的孔隙率。
上述一种用于制备多孔B4C陶瓷骨架的干燥装置,其中,所述挡风板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导风条,所述导风条的截面形状为直接三角形,导风条的直角边固定在挡风板上,导风条的斜边倾斜向下设置。
上述一种用于制备多孔B4C陶瓷骨架的干燥装置,其中,所述轴流扇叶的导流方向自下而上。
上述一种用于制备多孔B4C陶瓷骨架的干燥装置,其中,所述第五通风孔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结构,第五通风孔进风口的孔径大于第五通风孔出风口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物品放置于置样板上,干燥时,冷冻箱处于低温状态,通风管自外部向冷冻箱内抽入空气,空气经过长距离的冷冻后自通风管的出风口进入布风盘中,再从布风盘吹风各置样机构,吹出的冷空气在导风机构的作用下自下而上流动,将物品的水分自第三通风孔带入第一通风腔中,此时,部分空气自第二通风孔排出,另一部分空气经过第二通风腔回到冷冻箱中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纽科利核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纽科利核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8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变色银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