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漏气单腔单囊加强式气管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6425.8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4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唐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刘慧娟,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气 单腔单囊 加强 气管 插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插管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漏气单腔单囊加强式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内插管术是临床危重病人及麻醉管理中主要手段之一。应用气管插管可改善患者通气,保证气道通畅,所以气管插管术不仅应用于麻醉实施,而且在危重病人呼吸循环的抢救复苏及治疗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单腔单囊气管插管在临床广泛应用,但也存有不足之处:其中之一初次插管尤其是长期置管病人经常出现充气管破损导致漏气,不得不重新插管,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危险,也给临床救治带来风险和麻烦,同时增加病人的医疗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气单腔单囊加强式气管插管,具有结构简单,局部强化,防止漏气,通过对结构单元的改进就能达到有效防止初次使用尤其是长期置管病人容易出现的充气管破损导致的漏气问题,而且还具有方便操作和记录,省时省力,安全可靠,可以长期留置的好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漏气单腔单囊加强式气管插管,包括导管管体,外接口,气囊充气管,气囊充气口,充气气囊,插入端口;导管管体外壁上常规标有刻度,管体与设备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接口;插入口腔的一端(管体前端)为斜通气口,即插入端口;插入端口附近设置有用于充气固定的充气气囊;在管体上距离外接口2cm处设置有气囊充气管,此气囊充气管穿插设置于管体上,其自由端与气囊充气口连接,另一端沿着管体内侧壁延伸至与充气气囊贯通;进一步的,本发明在此基础上,还在管体外壁上距离插入端口18-26cm处设置有管壁加强防咬装置;此管壁加强防咬装置的材质为医用级别的硅胶,其形状可以为均匀附着于管壁外侧的筒形;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管体上距离插入端口18~26cm处设置有红色加粗反光凸起的醒目刻度,此刻度的设置优点在于:1.凸起的形状,有利于医生在术中迅速利用手的触摸即可确定气管插管插入病人口中的深度;2.红色加粗反光的颜色设计,有利于医生在术中,手术灯的照射下,清楚准确核对气管插管插入病人口中的深度;提高了插管的效率和准确度。此刻度反光凸起的设置目的是通过反光条对来自外部的光线进行反射,消除了传统管体使用中的盲区,极大的提高了插管时判断深度的效率和准确度。所述反光条在导管管体表面设有凸起,是为了多个不同角度的面,便于形成不同方向和角度的反射。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气囊充气管穿插设置于管体的连接处距离外接口2cm处,此距离的确定,能有效避免了气管插管医生插管时,以往还需要捋顺气囊充气管,使得气囊充气管贴合于管壁后再进行插管的操作。在抢救危重病人时,简化了操作步骤,避免了操作出错风险,从而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气囊充气管穿插设置于管体的连接处,采用加固方式固定;例如采用加强筋的方式,这一设置的目的在于:有效避免气囊充气管在医生操作过程中或留置过程中造成的破损,能更好的起到保护病人、降低风险和费用的作用。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导管管体和外接口之间,还设置有防脱落卡槽,此卡槽可以采用定位卡槽与固定卡座的配合方式、或者在外接口端部设置凹形卡槽,对应导管管体端部设置凸起以满足对应卡合、或者在外接口端部设置能与导管管体紧密配合的导向型卡槽、或者其他快插型管路接头,这一设置的目的在于:有效避免救治过程中呼吸机或麻醉机与气管插管不慎脱落,能更好的起到保护病人安全的作用。
有益效果
与目前使用的插管相比,该防漏气单腔单囊式气管插管,与目前使用的插管相比,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局部强化,防止漏气,通过简单的改进就能达到有效防止初次使用尤其是长期置管病人容易出现的充气管破损导致的漏气问题,而且还具有方便操作和记录,省时省力,安全可靠,可以长期留置的好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局剖示意图。
其中,1.导管管体,2.外接口,3.防脱落卡槽,4.气囊充气管,5.气囊充气口,6.气囊充气管穿插于管体的连接处,7.刻度线,8.管壁加强防咬装置,9.充气气囊,10.插入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非限定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进行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6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呼吸机冷凝水收集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护理用防感染麻醉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