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地航行船舶的机舱通风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85522.5 | 申请日: | 2017-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4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 发明(设计)人: | 谢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3J2/06 | 分类号: | B63J2/06;B63J2/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极地 航行 船舶 机舱 通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通风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极地航行船舶的机舱通风机构,属于船舶通风机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一般船舶,机舱通风主要达到2个目的:带走机舱内多余的热量和提供新鲜的燃烧空气供柴油机使用。由于柴油机的燃烧空气量取决于柴油机的负荷,当柴油机满负荷工作时必须对其提供相当的燃烧空气量。对于极地航行船舶而言,大量低温燃烧空气进入机舱会导致机舱环境温度过低,如果设置通风加热器去加热这部分不需要加热的燃烧空气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现有的机舱通风结构是采用变频电机驱动机舱通风机,将机舱通风及柴油机燃烧所需的风量一起送至机舱,采用机舱温度作为变频控制的信号源,从而达到保持机舱温度的目的。这样的系统设计有可能导致提供的风量不能满足柴油机燃烧所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根据通风需求合理分配风量的机舱通风结构,降低能耗,保证柴油机有足够的燃烧空气量,机舱温度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提高极地船舶运营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地航行船舶的机舱通风机构,包括各自独立设置的与外部空气连通的柴油机燃烧空气风道1和机舱通风风道3;所述柴油机燃烧空气风道1分别连接柴油机和机舱,连接部位设有风闸2。
柴油机的燃烧空气由室外通过单独的风道接至柴油机增压器的空气入口,与机舱的空气隔离开,大量的燃烧空气不会和机舱直接接触。风道上设置适当的风闸,必要时可以关闭与外界的风道,开启与机舱内连通的风闸,从机舱内吸入燃烧空气,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灵活性。机舱内的通风采用变频电机驱动机舱通风机,风机入口处设置加热器,将极地气温加热至0-5℃后再送至机舱,采用机舱温度作为变频控制的信号源,从而达到保持机舱温度的目的。整个风道的布置加上变频风机的设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极地船舶机舱通风的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机舱通风风道3设有机舱风机6。
更进一步的,所述机舱通风风道3内有通风预加热器4。
更进一步的,所述柴油机燃烧空气风道1的进风口设有并列的2个。
更进一步的,柴油机燃烧空气风道1内不设置风机。
更进一步的,所述机舱风机6是变频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连通外界与柴油机增压器燃烧空气入口的独立风道,加上风闸的设置,使柴油机在任何气温条件下都能稳定可靠运行。
2)使用变频电机驱动的机舱风机,风机进口设置加热器,采用机舱温度作为变频控制的信号源,从而达到保持机舱温度的目的。此风机仅提供机舱散热换气所需风量,达到精确控制机舱温度和节能目的。
3)根据不同设备不同处所通风需求的差异,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全面的极地航行船舶机舱通风的方案,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性。
4)有效根据通风需求合理分配风量,降低能耗,保证柴油机有足够的燃烧空气量,机舱温度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提高极地船舶运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极地航行船舶的机舱通风机构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极地航行船舶的机舱通风机构上层部位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极地航行船舶的机舱通风机构下层部位的平面图。
图中,1.柴油机燃烧空气风道,2.风闸,3.机舱通风风道,4.通风预加热器,5.百叶窗,6.机舱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3,一种极地航行船舶的机舱通风机构,包括各自独立设置的与外部空气连通的柴油机燃烧空气风道1和机舱通风风道3;所述柴油机燃烧空气风道1分别连接柴油机和机舱,连接部位设有风闸2。
参见图3,所述机舱通风风道3设有机舱风机6。
参见图3,所述机舱通风风道3内有通风预加热器4。
参见图1,所述柴油机燃烧空气风道1的进风口设有并列的2个。
参见图2-3,柴油机燃烧空气风道1内不设置风机。
所述机舱风机6是变频风机,根据室内的温度高度对风机转速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5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ABLE线包裹导电布装置
- 下一篇: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