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预防水封干摩擦的叶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3849.0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3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连山;蒲屹;徐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世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8 | 分类号: | F04D29/18;F04D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预防 水封 摩擦 叶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水泵领域,主要涉及具有预防水封干摩擦的叶轮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水泵对汽车发动机的水冷循环是至关重要的,但有时水泵运行长久导致水泵漏水,发生干摩擦,产生异响,导致这些后果的原因是水泵中叶轮背面为平面,水封工作区域空化严重,压力不够;水封易发生干摩擦,导致水泵漏水;水封产生异响,噪声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预防水封干摩擦的叶轮结构,解决了汽车水泵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漏水,干摩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具有预防水封干摩擦的叶轮结构,包括叶轮轮体(1)、引流肋(2)、环肋(3)、通孔(4)、水封(5),所述叶轮轮体(1)的底部有引流肋(2),引流肋(2)的边缘有一环肋(3)置于叶轮轮体(1)的底部。
所述引流肋(2)有六根均垂直朝向叶轮轮体(1)的轮心。
所述环肋(3)的内边与引流肋(2)的一边连接。
所述通孔(4)有三个,呈三角形置于叶轮轮体(1)的底部。
所述叶轮轮体(1)的底部呈内凹形。
所述引流肋(2)呈45°置于叶轮轮体(1)的凹形底部内。
所述叶轮轮体(1)的底部轮心处向外延伸出一圈凸台形成水封(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叶轮的底部增加引流肋及环肋,叶轮的底部呈内凹形,引流肋起到引流作用,水封得到充分润滑,因干摩擦引起的失效率消失;水封不再因润滑的缺陷导致异响,有效改善水封噪音问题;因引流肋的存在,大大降低水封失效导致漏水的概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叶轮轮体(1)、引流肋(2)、环肋(3)、通孔(4)、水封(5)。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有预防水封干摩擦的叶轮结构,包括叶轮轮体(1)、引流肋(2)、环肋(3)、通孔(4)、水封(5),所述叶轮轮体(1)的底部有引流肋(2),引流肋(2)的边缘有一环肋(3)置于叶轮轮体(1)的底部。
所述引流肋(2)有六根均垂直朝向叶轮轮体(1)的轮心。
所述环肋(3)的内边与引流肋(2)的一边连接。
所述通孔(4)有三个,呈三角形置于叶轮轮体(1)的底部。
所述叶轮轮体(1)的底部呈内凹形。
所述引流肋(2)呈45°置于叶轮轮体(1)的凹形底部内。
所述叶轮轮体(1)的底部轮心处向外延伸出一圈凸台形成水封(5)。
工作原理:叶轮轮体(1)置于水泵中,叶轮转动水流受引流肋的作用,叶轮轮体底部为内凹形,且轮心处向外突出水封(5),由于水封(5)的突出使水泵内的水与水封(5)内的润滑油产生隔绝,避免了水封(5)进水导致干摩擦,水流随引流肋(2)泵出,减少了叶轮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所举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举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世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航天世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3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压装轴承的叶轮结构
- 下一篇:并联调速阀实现双速控制的控制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