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木建筑施工材料干燥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2723.1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0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尤小明;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6B5/08 | 分类号: | F26B5/08;F26B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蒙捷,刘嘉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木 建筑 施工 材料 干燥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土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土木建筑施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有些材料(如河沙)需要予以干燥处理,以便这些材料获得更好的建筑施工性能,一般的建筑材料因为含有水分,影响其使用,有必要采用合适的方式予以处理,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材料,而常规的方法因为无法满足要求,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改进。
中国专利CN205228067U公开了一种土木建筑施工材料干燥处理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部设置有回液腔,回液腔左侧下部连接有下液管,回液腔上部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左侧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部设置有下料台,下料台左侧设置有右辊轮,支撑板下部设置有电机,电机和右辊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集液腔上部左侧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上部设置有过滤膜,过滤膜上部设置有下料腔。该实用新型装置能有效地针对土木建筑施工材料予以收集进行再处理,改善了土木建筑施工材料使用效果,方便根据需要使用,有助于土木建筑施工材料更好地利用和使用。
但是,上述装置结构过于复杂,设备占地面积大,材料的处理过程繁琐,不便于大规模的实施和材料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建筑施工材料干燥处理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其结构更加的简单,处理材料的过程简单快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土木建筑施工材料干燥处理装置,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工作台,还包括形状均为圆柱形的过滤筒和干燥筒,所述机座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过滤筒和干燥筒均转动连接在滑座上,过滤筒位于在干燥筒内且同轴线布置,过滤筒和干燥筒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环形空腔;所述过滤筒筒壁上均匀设有若干过滤孔,过滤筒上还设有料口,料口上连接有用于封堵的弧形盖板,过滤筒上同轴连接有电机;所述干燥筒内壁上沿环形空腔安装有热风机,干燥筒筒壁上设有开口,干燥筒筒壁和工作台之间留有间隙。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转动干燥筒将干燥筒的开口朝上,通过开口打开过滤筒上的盖板,将需要干燥的材料放置在过滤筒中,关闭盖板;通过电机驱动过滤筒高速转动,材料在离心作用下脱水,材料中的水份通过过滤孔排出,进入干燥箱内并通过干燥箱的开口排出。当材料脱水完成后,打开热风机,高温气体的流通将干燥筒和过滤筒中多余的水份带走排出,进一步干燥。材料干燥完成后,打开盖板,材料依次通过过滤筒的料口和干燥筒的开口排出到工作台上,滑座滑动,进而带动干燥筒移动,干燥筒的来回移动使干燥筒外壁碾压材料,使材料被碾压成块状,便于材料的收集和使用。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其结构更加的简单,设备成本低,材料的处理过程更加的方便和快捷,提高了材料干燥的效率。
方案二: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干燥筒的内壁上连接有防护板,所述热风机安装于干燥筒和防护板之间。防止过滤筒中的水滴溅到热风机上,损坏热风机。
方案三: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热风机的数量为3个,且沿干燥筒内壁均匀分布。通过多个热风机的布置,保证环形空腔内的热空气分布均匀,提高干燥效率。
方案四: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机座上位于工作台的两侧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座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通过挡板从两端对过滤筒和干燥筒进行支撑,结构更加的稳定,同时挡板之间形成了条形的空间,材料被干燥筒碾压成块状时材料的两侧平整。
方案五: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干燥筒和工作台之间间隙为3~5cm。保证材料的碾压厚度为3~5cm,防止工作台上因材料堆积太多而使干燥筒在碾压时卡顿。
方案六: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工作台上均匀的设有若干通孔,工作台的下方设有收液箱。脱水过程中产生的水滴滴落在工作台上,并通过通孔排出进入收液箱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土木建筑施工材料干燥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座1、滑槽11、滑座12、工作台13、过滤筒2、干燥筒3、防护板31、热风机4、材料5。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2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快速电缆烘干装置
- 下一篇:智能烘干房的电磁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