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液器以及具有它的双缸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0619.9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9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盖敏;郑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器 以及 具有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液器以及具有它的双缸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对于旋转式压缩机,随着压缩机转速的增加,压缩机容积效率先升高后急剧降低,存在最大容积效率转折的转速点,即容积效率衰减转速点。而对于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储液器,上气缸吸气管与下气缸吸气管在各自吸气时受对方影响,两管的连通处距离气缸的气体通道的长度越短,最大容积效率转速点越大,反之,最大容积效率转速点越小。
对于传统的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储液器,上气缸吸气管与下气缸吸气管通过杯体内部空间连通,两个吸气管连通处距离气缸的气体通道长度越短,在不增加杯体内径情况下,储液器的储液容量越小。因此,当压缩机的设计最高转速增加时,就出现容积效率和储液器储液能力不能兼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储液器,该储液器在对储液能力影响较小情况下,保证压缩机在高转速下具有较高的最大容积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储液器的双缸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液器包括:壳体;套筒,所述套筒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至少部分间隔开,所述套筒的底部封闭且且顶端敞开;第一吸气管,所述第一吸气管自所述壳体的底部伸入所述套筒内;第二吸气管,所述第二吸气管自所述壳体的底部伸入所述套筒内;以及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自所述壳体的顶部伸入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第一吸气管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二吸气管的顶端,所述套筒的侧部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一吸气管的顶端的上方或与所述第一吸气管的顶端相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在保证了自身的储液能力的同时,增大双缸压缩机在高转速下的吸气量,提高了双缸压缩机的最大容积效率和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气管和所述第二吸气管均包括互相连接的直管段和弯管段,所述直管段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弯管段全部位于所述壳体外,其中,所述第一吸气管的直管段的长度为M1,所述第二吸气管的直管段的长度为M2,│M1-M2│≥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气管的总长度为L1,所述第二吸气管的总长度为L2,其中,│L1-L2│≤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底部具有供所述第一吸气管伸入的第一安装孔和供所述第二吸气管伸入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吸气管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吸气管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侧部与所述壳体的周壁相对且完全间隔开,所述套筒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底壁相对且完全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侧部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长圆形中的任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底部形状为平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底部形状为弧面状,且所述套筒的底部自边缘向中心逐渐向下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具有第一气缸组件和第二气缸组件,所述第一气缸组件具有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具有第二吸气口;以及所述的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第一吸气管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接,所述储液器的第二吸气管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储液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储液器的局部示意图(套筒底部为平面形)。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储液器的局部示意图(套筒底部为弧面形)。
图4是沿图2中线A-A的剖视示意简图(套筒侧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时)。
图5是沿图2中线A-A的剖视示意简图(套筒侧部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时)。
图6是沿图2中线A-A的剖视示意简图(套筒侧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时)。
图7是沿图2中线A-A的剖视示意简图(套筒侧部的横截面为长圆形时)。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曲线与现有的双缸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曲线的对比图。
附图标记:
储液器100,
壳体10,壳体的内壁11,壳体的周壁111,壳体的底壁112,壳体的底部12,壳体的顶部13,
套筒20,套筒的底部21,第一安装孔211,第二安装孔212,套筒的侧部22,侧部的顶端221,
第一吸气管30,第一吸气管的顶端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0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溶剂紫13的螺杆压缩机
- 下一篇:变频立式多级离心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