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桩充电枪固定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3837.X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4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祝飞南;吕新期;严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周豪靖 |
地址: | 3100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充电枪固定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枪固定座只是用于挂枪功能,无法提供其他辅助功能。而现有的电动车大量普及,对充电桩的使用量大大增加,由于充电站与加油站使用的场景不同,大多数充电桩均为自助使用,简单的将加油桩的加油功能替换为充电功能的充电桩以无法满足现有充电桩使用的需要,随着使用的次数的增加逐渐的暴露出以下问题:但是当照明情况不良时,充电使用者无法正常操作充电枪;一些新手司机无法将车辆顺畅的驶入充电位置;且由于充电桩往往设置与公共停车场,充电停车位经常被燃油车辆占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充电桩充电枪固定座,能够进一步满足逐渐增加的充电需求,充电方便,且提高充电枪利用率的充电桩充电枪固定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充电桩充电枪固定座,包括充电桩,在充电桩的表面设有充电枪固定座,充电枪固定座通过卡座上卡设有充电枪,且在卡座内设有行程开关,所述的行程开关在充电枪卡设与卡座内时处于被充电枪压迫的状态,充电枪固定座还内置有光感检测芯片,在充电桩的上底面设有照明装置,在充电桩的正面设有距离检测芯片及音频报警设备,所述的充电桩内设有信号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的信号采集模块与充电枪、行程开关、光感检测芯片以及距离检测芯片电连接,且信号采集模块连接在控制模块上,所述的控制模块与充电枪、照明装置以及音频报警设备电连接。
进一步地,与充电桩对应的停车位上设有地锁,地锁通过控制器与控制模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充电枪固定座具有的多种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可靠、智能和便利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充电桩充电枪固定座,包括充电桩1,在充电桩1的表面设有充电枪固定座2,充电枪固定座2通过卡座上卡设有充电枪3,且在卡座内设有行程开关6,所述的行程开关6在充电枪3卡设与卡座内时处于被充电枪3压迫的状态,充电枪固定座2还内置有光感检测芯片,在充电桩1的上底面设有照明装置5,在充电桩1的正面设有距离检测芯片及音频报警设备,所述的充电桩1内设有信号采集模块7和控制模块8,所述的信号采集模块7与充电枪3、行程开关6、光感检测芯片以及距离检测芯片电连接,且信号采集模块7连接在控制模块8上,所述的控制模块8与充电枪3、照明装置5以及音频报警设备电连接。
同时与充电桩1对应的停车位上设有地锁4,地锁4通过控制器与控制模块8连接。
使用时:
照明装置5过充电枪固定座2内置的光感检测芯片检测当前光照条件,当用户需要使用充电桩1时,信号采集模块7接收用户按下枪线按钮的状态,结合光照系数决定是否发出驱动信号,打开照明装置5。若打开,则保持设定的时间,若此时用户再次按下按钮则表明用户仍需提供照明,信号采集模块7保持输出,时间重置。若未再次按下按钮则设定时间到后通过控制模块8自动关闭照明装置5。
倒车辅助系统是通过在充电桩1内置距离检测芯片实现的。信号采集模块7发一个10uS以上的高电平,距离检测芯片内部会发出8个40kHz周期电平检测回波,一旦检测到有回波则输出回响信号给信号采集模块7,回响信号的脉冲宽度与所测距离成正比,由此通过发射信号到收到的回响信号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得到距离,测试距离=(高电平时间*声速(340M/S))/2,最终控制模块8通过计算得到距离,并输出相应的提示信号给音频报警设备,由音频报警设备通过声音提示使用者。
地锁4控制是在充电桩1未使用时防止停车位的占用,当用户需要使用充电桩1时可取下充电枪3,枪座内置的行程开关6把状态信号传到信号采集模块7,从而输出地锁4控制信号,放下地锁4,使得充电车辆可以驶入到充电停车位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38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