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加装在自行车上的双档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2711.0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6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文定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定新 |
主分类号: | B62M25/04 | 分类号: | B62M2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611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加装 自行 车上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加装在自行车上的双档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人类生活中一项重要的代步工具,现有的自行车主要有如下两种:一种为单档变速的普通自行车,另一种为多档变速的山地自行车,前者仅适合在平原地区驾驶,适用路况有限,而后者虽然具有一定的爬坡能力,适用路况更广,但是也存在结构复杂、价格不菲和换档不精确及用时长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加装在自行车上的双档切换装置,其可以加装在现有的普通自行车上,并可通过间接拨动双向离合机构来驱动动力轴结合/分离两种具有不同变速比的变速机构,进而可在高速档与低速档之间进行切换,使普通自行车也具有变档爬坡能力,拓展其适用路况,方便人们骑车出行。此外,所述双档切换装置还具有换挡即快又精确、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和价格低廉等特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加装在自行车上的双档切换装置,包括换档杆、第一弧形拉线机构、第二弧形拉线机构、“T”型杠杆、动力轴、双向离合机构、第一动力传递盘、第二动力传递盘、第一档变速机构和第二档变速机构,其中,所述双向离合机构包括第一卡锁盘、第二卡锁盘和主轴套,所述第一卡锁盘和所述第二卡锁盘别间歇配合地套在所述主轴套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档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档变速机构具有不同的变速比;所述换档杆的第一端用于铰接自行车车头,所述第一弧形拉线机构设置在自行车右侧并使其拉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换档杆的第二端和所述“T”型杠杆的“T”型端左杆部,所述第二弧形拉线机构设置在自行车左侧并使其拉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换档杆的第二端和所述“T”型杠杆的“T”型端右杆部;所述“T”型杠杆的直杆端铰接在所述主轴套的中部外壁上,同时在所述“T”型杠杆的中段设有销轴孔,所述销轴孔用于与位于自行车车架上的销轴间歇配合,构成所述“T”型杠杆的旋转轴心;所述主轴套、所述第一档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档变速机构分别间歇配合地套在所述动力轴上,所述第一动力传递盘和所述第二动力传递盘分别过盈配合地套在所述动力轴上,并使所述第一动力传递盘和所述第一档变速机构依次位于所述第一卡锁盘的左侧,使所述第二动力传递盘和所述第二档变速机构依次位于所述第二卡锁盘的右侧;在所述第一卡锁盘的左侧面设有多根可穿过所述第一动力传递盘且可通过插接方式驱动所述第一档变速机构的第一销钉,同时在所述第一动力传递盘的盘面开有与所述第一销钉间歇配合的第一导孔;在所述第二卡锁盘的右侧面设有多根可穿过所述第二动力传递盘且可通过插接方式驱动所述第二档变速机构的第二销钉,同时在所述第二动力传递盘的盘面开有与所述第二销钉间歇配合的第二导孔。
优化的,所述第一档变速机构或第二档变速机构包括副轴套、动力连接盘、链条盘、链条和后轮链盘,其中,在所述动力连接盘的盘面开有用于插入所述第一销钉或所述第二销钉的插孔;所述副轴套用于间歇配合地套在所述动力轴上,所述动力连接盘和所述链条盘分别过盈配合地套在所述副轴套的左右两端,并使所述动力连接盘和所述链条盘依次位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盘的左侧或位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盘的右侧;所述后轮链盘用于过盈配合地套在自行车后轮轴上,并通过所述链条对接所述链条盘。
进一步优化的,当所述第一销钉或所述第二销钉呈环向等间距布置时,对应的插孔也呈环向等间距布置,并增大插孔的环向布置密度。
进一步优化的,当所述第一销钉或所述第二销钉为圆柱体时,对应的插孔为两端呈半圆形的圆弧状条形孔。
优化的,所述第一弧形拉线机构或第二弧形拉线机构包括拉线、弧形套管、弹性件和调节螺钉;所述拉线位于所述弧形套管中,其一端连接所述换档杆的第二端,其另一端依次连接所述弹性件和所述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固定在所述“T”型端左杆部或所述“T”型端右杆部。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橡皮筋。
优化的,还包括用于固定在自行车上的车架轴承盒;所述车架轴承盒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间歇配合地套在所述动力轴上的侧轴套。
优化的,还包括分别过盈配合地套在所述动力轴左右两端的脚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定新,未经文定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2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宁前胡仿野生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芨的高效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