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2567.0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1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勇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蕊,李林合 |
地址: | 629299 四川省遂宁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设置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内,为人们的移动电子设备或车辆提供电源,解决人们的不便;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存在结构简单、稳定性差的问题,当发生碰撞或轻微地震时,易倒塌,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充电桩,以解决上述提到的结构简单、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充电桩,其包括充电桩主体,充电桩主体的下端安装有底座,充电桩主体的内腔安装有蓄电部,蓄电部与充电桩主体之间设置有绝缘保护层和保温层,充电桩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显示部和充电部,显示部和充电部均与蓄电部电连接;
临近充电部的充电桩主体外壁上设置有折叠板,底座上连接有防盗锁链;底座为梯形结构,底座内设有防震垫板,防震垫板包括垫板本体以及交错设置在垫板本体内的隔板层和缓震层;缓震层包括若干个间隔排列的圆柱块,隔板层包括微孔弹性体层和设置在微孔弹性体层两侧的强化层;垫板本体的材质为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圆柱块的材质为玻璃棉。
进一步地,底座的下端设有凹槽,凹槽内折叠安装有万向轮。
进一步地,充电桩主体为圆柱体,底座的下端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充电部为9~21个,且呈轴向对称环绕设置在充电桩主体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微孔弹性体层的表观密度为260kg/m3~480kg/m3,压缩刚度为0.2MPa/mm~4.6MPa/mm。
进一步地,微孔弹性体层的拉伸强度为0.8MPa~12MPa,断裂伸长率为5%~65%。
进一步地,强化层的材质为纤维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稳定充电桩通过外部电源给蓄电部供电,再通过蓄电部为充电部提供电源,便于人们给移动设备或车辆充电,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折叠板的设置避免人们充电时需要一直拿着移动电子设备,出现手臂酸痛不适等现象;防盗锁链的设置可锁扣正在该充电桩上充电的移动车辆,避免人们需要短暂离开上厕所或买东西,移动车辆被盗的现象。
该稳定充电桩的底座为梯形结构,牢固稳定;在撞击该充电桩或发生地震时,通过防震垫板缓冲震感,保证了底座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该充电桩倒塌,砸伤行人,甚至发生漏电危害等现象;在隔板层和缓震层的相互配合下,进一步提高了底座的防振缓冲性能;利用强化层加强微孔弹性体的强度,使得隔板层具有较好的减震和隔音降噪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稳定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稳定充电桩的底座的仰视图。
图3为稳定充电桩的充电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稳定充电桩的隔板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充电桩主体;2、底座;3、蓄电部;4、绝缘保护层;5、保温层;6、显示部;7、充电部;8、折叠板;9、防盗锁链;10、防震垫板;11、垫板本体;12、隔板层;13、缓震层;14、圆柱块;15、微孔弹性体层;16、强化层;17、凹槽;18、万向轮;19、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勇,未经戴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2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