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机可伸缩机臂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6410.0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4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子河;王强;冯荣华;郑铭;刘旭;方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30 | 分类号: | B64C1/3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伸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可伸缩机臂。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人机以其灵巧性、便捷性及易操控性,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以多轴飞行器为例,通常该飞行器包括机体、机臂、螺旋桨、电机和飞行控制等装置。现有的四轴飞行器的四个机臂基本以十字形或X形布局,通过改变四个螺旋桨电机的转速获得机身升降、前进、旋转的力,从而调整自身姿态。现有的四轴飞行器其机臂多为整体构造,且与机身固为一体,多采用模具成型;少数四轴飞行器机身为上下壁板、碳纤管胶接、螺接而成,机臂销接于上下壁板夹层间,机臂的长度无法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可伸缩机臂,使无人机的机臂长度可变,以增强无人机的环境适应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人机可伸缩机臂,包括第一机臂、第二机臂、弹簧和定位销,所述第一机臂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机臂的内孔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机臂的侧面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通孔,所述第二机臂的外形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机臂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机臂的侧面设有一个盲孔,所述弹簧和定位销位于所述盲孔中,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盲孔的底部,所述定位销的外端面为球头,所述第二机臂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第一机臂的内螺纹螺接,所述定位销的上端顶在所述通孔的底部。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是所述第二机臂上的外螺纹的螺距的倍数。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的直径与所述第二机臂上的盲孔的直径适配,所述第一机臂上的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定位销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通过螺纹连接,弹簧位于定位销的底部,弹簧与定位销安装在第二机臂的盲孔中,在弹簧的作用下将定位销往盲孔外部顶,当定位销到达第一机臂的通孔的位置时,定位销在弹簧作用下卡位在第一机臂的通孔位置处,实现第一机臂与第二机臂的卡位连接,第一机臂上并排设置有多个通孔,则第二机臂在第一机臂上的连接位置可以为多个,因此可以实现无人机机臂整体的长度的伸缩,以改变无人机的整体宽度,使无人机所能应用的场合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机臂与第二机臂连接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机臂与第二机臂连接的半剖视图。
标号说明:
1、第一机臂;2、第二机臂;3、弹簧;4、定位销;
11、通孔;
21、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第一机臂与第二机臂通过螺纹连接,可调节第一机臂与第二机臂之间的距离,并通过位于第二机臂盲孔内的弹簧和定位销与第一机臂通孔卡位连接,实现无人机机臂整体长度的调节。
请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可伸缩机臂,包括第一机臂1、第二机臂2、弹簧3和定位销4,所述第一机臂1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机臂1的内孔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机臂1的侧面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通孔11,所述第二机臂2的外形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机臂2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机臂2的侧面设有一个盲孔21,所述弹簧3和定位销4位于所述盲孔21中,所述弹簧3位于所述盲孔21的底部,所述定位销4的外端面为球头,所述第二机臂2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第一机臂1的内螺纹螺接,所述定位销4的上端顶在所述通孔11的底部。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通孔11之间的距离是所述第二机臂2上的外螺纹的螺距的倍数。
由上述描述可知,相邻的第一机臂1上的通孔11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机臂2上的外螺纹的螺距的倍数,结构合理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4的直径与所述第二机臂2上的盲孔21的直径适配,所述第一机臂1上的通孔11的直径小于所述定位销4的直径。
由上述描述可知,定位销4滑动设置在第二机臂2的盲孔21中,第一机臂1的通孔11的直径小于定位销4的直径,则可防止定位销4从第一机臂1的通孔11中脱出,结构合理。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6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燃料泄漏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锌离子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