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锁道的锁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5745.2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9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泉;王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建泉;王铃;吴昌德 |
主分类号: | E05B17/20 | 分类号: | E05B17/20;E05B15/1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锁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是一种具有双锁道的锁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锁具种类繁多,其中弹子锁最为常见,现有的弹子锁通常具有锁道和与锁道配合的弹子组,锁道和弹子组通常都只有一个,有些较为复杂的弹子锁会设置有两组弹子组来降低锁具的互开率,但是锁道也只有一个,容易被被盗窃者采用特殊的工具(如开锁枪等)非法开启。
公开号为CN10260599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双体链软钥匙锁具,包括锁体和与之相配的链节软钥匙,链节软钥匙为双体链节软钥匙,锁体内由外向内依次设有外锁芯、中锁芯和内锁芯,外锁芯外侧经钢球环形轨道内的钢球与锁体滑动连接,内侧经弹簧孔内的弹簧和钢球与中锁芯外侧的钥匙定位凹槽相抵触,外锁芯中的钥匙通道与中锁芯中的钥匙进口相连通,中锁芯内侧的拨叉穿过内锁芯上的弧形拨叉运动轨道并经拨叉外侧的锁定柱隔在中锁芯和内锁芯之间形成锁止,当双体链节软钥匙插入钥匙通道内,经中锁芯中的钥匙进口左右分开并穿过弧形锁道进入径向锁道内,双体链节软钥匙将中锁芯中的弹子锁道内的弹子对应下压,将锁定柱压入完全内锁芯中,中锁芯与内锁芯在双体链节软钥匙的作用下旋转,带动拨叉在弧形拨叉运动轨道内旋转。该锁具有与具有左右两个锁道,有效增加盗窃者非法开启的难度,但是左右两个锁道相互岔开,只能使用双体链节软钥匙与之配合,而这种软钥匙使用时不易将钥匙对准钥匙孔,开锁速度相对较慢,且链节软钥匙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断裂,使用寿命相对较低;此外,该锁具的锁芯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相对较多,组装工序相对较低且组装精度要求较高,影响组装效率。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锁具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效率相对较高、能够有效增加盗窃者非法开启的难度、开锁速度相对较快且使用寿命相对较高的具有双锁道的锁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锁道的锁具,包括锁套、穿插在所述锁套内的锁芯和与所述锁芯配合的钥匙,所述锁芯包括芯本体以及分别位于所述芯本体两侧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朝向所述芯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槽道,所述第二腔体朝向所述芯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槽道,所述芯本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槽道和第四槽道,所述第三槽道和所述第四槽道相互错位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腔体贴合在所述芯本体上后所述第一槽道和所述第三槽道共同构成第一锁道,所述第二腔体贴合在所述芯本体上后所述第二槽道和所述第四槽道共同构成第二锁道,所述钥匙包括手持部和与所述手持部固定连接的硬质本体部,所述硬质本体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锁道配合的第一牙片和与所述第二锁道配合的第二牙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槽道和所述第二槽道都呈曲线状,且两者的曲线形状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芯本体的一端设置有防盗圈,所述防盗圈的中部位置开设有钥匙孔,所述第一锁道和所述第二锁道分别与所述钥匙孔连通,所述钥匙孔的深度方向相对于所述防盗圈的轴线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上分别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锁道或所述第二锁道连通的第一弹孔,所述锁套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弹孔一对一配合的第二弹孔,所述第一弹孔内穿插有第一弹子,所述第二弹孔内穿插有第二弹子和抵顶在所述第二弹子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子和所述第二弹子的一端相互抵顶,所述第一牙片和所述第二牙片上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弹子配合的牙花,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弹子和所述第二弹子相互抵顶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弹孔靠近所述锁套的开口的位置相互错开,所述第一牙片和所述第二牙片分别穿入对应的锁道后,所述第一弹子和所述第二弹子相互抵顶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弹孔靠近所述锁套的开口的位置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芯本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或所述第二腔体上开设有第三弹孔,所述锁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弹孔配合的第四弹孔,所述第三弹孔内穿插有第三弹子,所述第四弹孔内穿插有第四弹子和抵顶在所述第四弹子上的第二弹簧,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三弹子和所述第四弹子相互抵顶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弹孔靠近所述锁套的开口的位置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锁套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芯本体、所述第一腔体或所述第二腔体上设置有可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的限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建泉;王铃;吴昌德,未经黄建泉;王铃;吴昌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5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