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燃油、市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500999.6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6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在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在能 |
主分类号: | H02K53/00 | 分类号: | H02K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0 湖南省邵***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源 充电桩 发电机 增速 新能源电动汽车 永久磁极 内定子 双凸极 太阳轮 外齿轮 外转子 市电 机械能 驱动器 电动汽车充电 盘式驱动器 电能转化 倍增器 充电源 行星轮 扩增 内缘 盘式 粘接 联接 倍增 饱和 杠杆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燃油市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它是一种根据杠杆的原理,将电能转化提升为机械能,运用四两拨千斤和增速扩功器的作用、令驱力、速度、功率倍增,并利用电磁共生的新理念为驱动源补能设施的设施。主要由盘式驱动源、驱动器、驱力倍增器、增速扩功器、超能发电机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盘式驱动器由双外转子、永久磁极、双凸极内定子、绕组等组成,双凸极内定子,牢接在外壳上,双外转子内侧粘接永久磁极,内缘与增速扩功器外齿轮联接,外齿轮通过行星轮与太阳轮偶接,致使太阳轮驱力扩增,驱动超能发电机发出设定功率,供充电桩为电动汽车充电,并由超能发电机提供回充电源,为驱动源补耗,以维持驱动源的饱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燃油、市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它是根据杠杆的作用原理,将电能转化提升为机械能,运用四两拨千斤和增速扩功器的作用、令驱力、速度、功率倍增,并利用电磁共生的新理念为驱动源补能的设施。它广泛实用于多种机电设备,交通运输,农机设备,军事装备以及替代汽油、柴油驱动多种机电设备的设施,实现环保节能,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生产生活设施日益增多,各类能耗和污染也日趋严重,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在众多的污染源中,汽车尾气污染则是首屈一指的,目前国际上汽车所使用驱动源大都是汽油和柴油,因汽车数量多,而且对环境污染又特别严重,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4]25号文:“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5]73号文:“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全国各级部门都在积极组织实施,充电桩确实能解决汽车污染,实现人们求之不得的绿色环保理想,但美中不足的是:1、耗电量大,一般民用电网是供不应求的;2、投资额大:需改造供电电网设施;3、工程量大,需架设高压线,安装高压变压器等;4、占地面积大:星罗棋布充电桩遍布全国城乡,而且还需架设类似蜘蛛网般的高压线,这既影响空中的美观又加大了施工难度,若从地下走,又会破坏道路交通和桥梁;5、维修服务人员多,如护线员、维修员、售后服务员以及管理人员等,本”无燃油、市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既不需燃油发电,也不需市电供电,就可为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则必将可为国家节省无法估量的资金。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无燃油、市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它是一种根据杠杆的作用原理,将电能转化提升为机械能,运用四两拨千斤和增速扩功器的作用、令驱力、速度、功率倍增,并利用电磁共生的新理念。为驱动器进行补能的设施,从而实现“无燃油、市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装置的诞生。
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是:
“无燃油、市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由驱动源、驱动器、驱力倍增器、增速扩功器、超能发电机、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盘式驱动器的双凸极内定子牢接在外壳的内壁上,盘式双外转子安装在双凸极内定子的左右两侧,双外转子外端粘装有永久磁极,并与内定子绕组相互对应,外转子的内缘通过驱力倍增器、杠杆牢接在增速扩功器的外齿轮上,外齿轮通过行星轮与太阳轮(固定轴)衔接,再由太阳轮驱动超能发电机发出设定功率的电能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为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并由超能发电机回充50V直流电源,为48V驱动源补耗,使之维持在饱和状态。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驱动器,设计为盘式结构、盘式双外转子,双凸极内定子,其外形尺寸扁平,与同功率、同速度的普通电机相比,其轴门的尺寸缩短了2/3,体积减少了1/3,重量减轻了2/5。
2、本发明的盘式驱动器设计为盘式结构,盘式双外转子,双凸极内定子等组成,相当于两台同功率、同速度、同方向的电机同时工作,即可输出两倍的驱动力,特别是消除了单边的磁拉力,减小漏磁,且运行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在能,未经刘在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500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功率变换装置及功率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