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酒护肝的复合微生物饮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7234.1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4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蒋常德;蒋常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艳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33/00;A01C1/00;C12N1/20;C12N1/14;C12R1/125;C12R1/01;C12R1/6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酒 复合 微生物 饮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活菌含量高、活性高、稳定性高、作用效果快的、无副作用,保存时间长,具有明显保肝护肝,解酒的复合微生物饮品,制备该复合微生物饮品的原料按重量份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30‑40份,桃红荚硫菌发酵液30‑40份,米根霉发酵液30‑40份混合而成。本发明所选择的菌株都是经过解酒与乙醇保持率的试验筛选的,较高的乙醇保持率能够抑制乙醇在胃肠道的吸收并加速乙醇在胃内的代谢,从而降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复合微生物饮品含有丰富的聚谷氨酸,多肽,多糖物质以及益生菌,可以有效降低血清ALT,AST的水平,防治酒精性肝损伤并且可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来减少肝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菌剂与食品饮品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解酒护肝的复合微生物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饮酒人数及饮酒量呈上升趋势,酒精(乙醇中毒尤其是急性酒精中毒的人数剧增。2012年WHO发布的《全球酒精政策状况报部表明,全世界每年死亡人数中,有近4%的死亡是由酗酒造成的,每年约有250万人的死因与酗酒有关。可见,酗酒已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寻找一条既科学又方便实用的有效解酒方法尤为重要。
基于酒精在人体内代谢机制的特点,解酒饮品的作用核心就是降低患者血液中乙醇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从而减轻其对人体各器官的损伤。根据乙醇在肝脏中的代谢机制特点,当前解酒饮品的解酒功效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①抑制乙醇在胃肠道的吸收并加速乙醇在胃内的代谢,从而降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②增加肝脏内乙醇代谢相关酶类的活性,加快乙醇在肝脏内的氧化代谢速率,消除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对机体的损伤。可以减缓乙醇在胃肠道吸收的速度,降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缓解肝脏的乙醇降解压力。同时可以提高饮酒后SOD , CAT , 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饮酒后MDA . ALT和AST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的风险,减少饮酒引起的体内氧化自由基的形成及其对肝脏和其他组织细胞的损伤。过量饮酒会抑制大脑的呼吸中枢,造成呼吸停止,也会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肝糖元不能及时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下降也会危及到生命。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解酒药,用以缓解酒精浓度过高造成的头晕、呕吐等症状。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会对肝脏和肾脏代谢带来额外的负担。市面上也有一些解酒护肝的保健饮料,但是见效很慢,解酒,保肝护肝效果不明显,市场上尚无理想的解酒护肝饮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活菌含量高、活性高、稳定性高、作用效果快的、无副作用,保存时间长,具有明显保肝护肝,解酒的复合微生物饮品,制备该复合微生物饮品的原料按重量份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30-40份,桃红荚硫菌发酵液30-40份,米根霉发酵液30-40份混合而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保肝护肝,解酒的复合微生物饮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取出菌种保藏管,用LB固体培养基划平板进行复苏,37℃培养48小时。在平板下挑取单个菌落接种50毫升LB培养基中,在培养箱中37℃震荡培养24小时。种子采用5%的接种量,接种至装液量为2L LB培养基的5L大三角瓶中, 37℃震荡培养20-28小时,检测其菌液浓度,活菌含量超过30亿/毫升,即可作为枯草芽孢杆菌液体菌种;
、将步骤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液体菌种作为种子,接种至600L发酵培养基,接种量为10%,开搅拌120r/min,每分钟通气量液气比1:0.8,37℃培养24-36小时,待芽孢含量不低于100亿/毫升,即可结束发酵,作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
其中,所述LB培养基:蛋白胨5g,牛肉膏3g,氯化钠5g,水1000mL,pH7.2,固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艳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艳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7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