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7477.7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6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义红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红秀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津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0 | 代理人: | 胡翠 |
地址: | 5427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番茄叶霉病 番茄 喷施 防治 磷酸二氢钾 亚硫酸氢钠 最大持水量 墒情 番茄产品 番茄生长 叶面喷施 植株生长 保墒 草木灰 红蜘蛛 农家肥 炭疽病 小行距 叶斑病 叶霉病 除草 喷雾 撒施 松土 行距 蚜虫 疫霉 株距 栽植 清水 田间 预防 治疗 种植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S1,种植前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4000千克;步骤S2,按株距8厘米、大行距20厘米、小行距6厘米栽植番茄;步骤S3,苗期每667平方米撒施草木灰100千克;步骤S4,早春中耕松土保墒除草3~4次;步骤S5,掌握番茄生长期墒情,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60%~70%;步骤S6,在番茄生长前期,定期叶面喷施抗枯宁、疫霉清或者磷酸二氢钾;步骤S7,早晚喷雾清水,或喷施150毫克/千克的亚硫酸氢钠;步骤S8,番茄受叶斑病、炭疽病、蚜虫、红蜘蛛的危害后会致使其产生叶霉病,喷施药液防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显著预防和治疗番茄叶霉病,并对番茄产品和植株生长安全无害,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叶霉病在番茄的叶、茎、花、果实上,都会出现的症状,但是常见的是是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一些退绿斑,后期变为灰色或黑紫色的不规则形霉层,叶片正面在相应的部位退绿变黄,严重时,叶片常出现干枯卷缩。从发病的顺序看,经常从植株下部向上蔓延、温度从9℃到34℃之间,病原都能生长发育,发育的最适温度是20~25℃。在最适温度且湿度较大(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仅需10天到半月就可普遍发病。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选择土质疏松、肥力较高的砂质壤土,种植前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4000千克;
步骤S2,按株距8厘米、大行距20厘米、小行距6厘米栽植番茄;
步骤S3,苗期每667平方米撒施草木灰100千克;
步骤S4,早春中耕松土保墒除草3~4次;
步骤S5,掌握番茄生长期墒情,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60%~70%;
步骤S6,在番茄生长前期,定期叶面喷施抗枯宁、疫霉清或者磷酸二氢钾;
步骤S7,早晚喷雾清水,或喷施150毫克/千克的亚硫酸氢钠,抑制植株营养消耗,减少叶片水分蒸发;
步骤S8,番茄受叶斑病、炭疽病、蚜虫、红蜘蛛的危害后会致使其产生叶霉病,使用下述方法喷施药液防治:每15~20天叶面喷洒1次1000倍乐斯本、800倍甲基托布津混合液,或25~30倍过磷酸钙与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混合浸出澄清液,或1500倍安绿宝,600倍敌克松混合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显著预防和治疗番茄叶霉病,并对番茄产品和植株生长安全无害,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S2中每667平方米保番茄苗2000株;
进一步,步骤S8中喷湿叶片至滴水为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选择土质疏松、肥力较高的砂质壤土,种植前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4000千克;
步骤S2,按株距8厘米、大行距20厘米、小行距6厘米栽植,每667平方米保苗2000株;
步骤S3,苗期每667平方米撒施草木灰100千克,既防止土壤干裂伤及蒜根,又增施钾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红秀,未经义红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7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