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常行为模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5006.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3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哲;李玲;胡建强;李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5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常 行为 模式识别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业务办理轨迹的异常行为模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异常行为模式识别方法包括:基于用户的业务办理行为,生成用户的业务办理轨迹;以及自动提取业务办理轨迹中重复度排名靠前的轨迹片段,作为潜在异常行为模式。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运营商反套利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业务支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用户业务办理轨迹的异常行为模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电信网络运营商的在网的用户以及销售渠道中,存在部分社会渠道、用户,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套利的现象,给运营商造成了一定的财务压力。运营商现有的反套利的办法,主要是根据已知的套利模式,分析套利用户的动因和行为特征,去识别套利用户。比如,针对渠道养卡套利,主要有从养卡用户的动因及行为特征出发,基于通话行为、消费特征、数据业务、终端、交往圈、基站等输入指标,对批量操作、套利行为、相似度和通信沉默四个特征进行交集筛选,分析判断养卡套利用户。
除了上述已知的套利模式之外,最近新发现了以前不掌握的几种套利模式,如有用户在同一天内进行“报开-转赠流量-报停”,导致只收取了用户套餐拆分到当天的费用,而用户却消费了全月的数据流量;再比如,有用户多次、频繁的参加赠送话费活动,导致其赠送的话费占其消费总金额的80%以上。
由此可见,现网用户中还存在大量套利用户,用运营商目前根本不了解、不掌握的方法在进行套利。
发明内容
现有的反套利办法,由于只能基于已知的套利模式,通过分析套利用户的动因和行为模式去识别套利用户,无法识别未知的套利模式、无法识别客户的业务办理序列进而导致无法发现业务办理规则中的漏洞,难以适应当前运营商反套利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业务办理轨迹的套利模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办理轨迹的异常行为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用户的业务办理行为,生成用户的业务办理轨迹;以及自动提取业务办理轨迹中重复度排名靠前的轨迹片段,作为潜在异常行为模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办理轨迹的异常行为模式识别装置,该装置包括:业务办理轨迹生成模块,基于用户的业务办理行为,生成用户的业务办理轨迹;以及潜在异常行为识别模块,自动提取业务办理轨迹中重复度排名靠前的轨迹片段,作为潜在异常行为模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办理轨迹的异常行为模式识别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业务办理轨迹的异常行为模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用户行为模式生成算法,自动生成涉嫌套利用户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就是潜在的套利行为模式。在这些行为模式中,必然存在关键的、用来实现套利的业务办理一系列行为,可以通过这些行为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运营商业务办理规则中存在的漏洞,从而更好地进行异常行为模式的监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异常行为模式识别方法。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异常行为模式识别方法。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异常行为模式识别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5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