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解视疲劳的组合糖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4519.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伍小妹;焦春伟;谢意珍;杨咏善;马诗经;谭许朋;何水杰;陈家明;梁慧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3/36 | 分类号: | A23G3/36;A23G3/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解视疲劳 组合糖果 制备 叶黄素酯 针叶樱桃 蓝莓粉 盐藻粉 异麦芽酮糖醇 微晶纤维素 亚健康人群 重量百分比 甘露糖醇 食用安全 市场空间 硬脂酸镁 营养学 近视 搭配 协同 游戏 人群 应用 学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解视疲劳的组合糖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盐藻粉5‑15%、叶黄素酯5‑15%、蓝莓粉10‑30%、针叶樱桃粉8‑25%、D‑甘露糖醇10‑52%、异麦芽酮糖醇20‑60%、微晶纤维素0‑10%、硬脂酸镁0‑1%。本发明结合营养学,将具有缓解视疲劳的盐藻粉、叶黄素酯、针叶樱桃粉、蓝莓粉等原料进行合理搭配,相互促进,相互协同,添加适量的辅料制备得到集营养与保健为一体的组合糖果,具有缓解视疲劳的功效,非常适合伏案工作、近视、游戏爱好者、学生等用眼过度人群及亚健康人群,且原料天然,食用安全,没有副作用,口感好,功效显著,市场空间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解视疲劳的组合糖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食品保健品领域。
背景技术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是目前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视力障碍,如近距离用眼时,出现视力模糊、重影,远近交替时,眼睛适应时间长等;眼部症状表现有困倦、怕光、眼球及眼眶周围酸胀感或疼痛、流泪、异物感、眼睛干涩等。
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作、生活压力的与日俱增,手机、电脑等现代化工具的普及,长时间面对电脑等视频终端设备工作和超负荷用眼是现代人引起视疲劳的重要原因。而用眼习惯不良、自身体质差、年龄的增长及食物中抗氧化剂的摄入量不足、太阳光刺激、辐射、吸烟、工作环境等也是引起视疲劳的因素。
调查证实,连续用眼时间超过4小时,眼外肌持续紧张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有55.6%以上的人会产生视物模糊甚至重影;而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小时以上的人中,有高达90%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疲劳;我国中学生的近视率亦将近80%。
研究还发现,视疲劳的形成是一个综合的因素,其预防措施也应该是综合的防治,而利用缓解视疲劳的食品补充眼部营养,使视力恢复到正常状态是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缓解视疲劳的组合糖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天然原料,例如采用盐藻粉提供天然的β-胡萝卜素等、采用人体内不能合成的叶黄素酯,采用蓝莓粉提供天然的花色苷等,采用针叶樱桃提供天然的维生素C等,这些原料组分不仅各自对视力有相当的保护功能,联合使用后各成分相互协同作用,能促进原料之间的益视作用,有效缓解视疲劳,且能起到明目、清目功效,能够增强患者的抗视疲劳能力,根本上解决视疲劳问题。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缓解视疲劳的组合糖果,包含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盐藻粉5-15%、叶黄素酯5-15%、蓝莓粉10-30%、针叶樱桃粉8-25%、D-甘露糖醇10-52%、异麦芽酮糖醇20-60%、微晶纤维素0-10%、硬脂酸镁0-1%。
优选的,一种缓解视疲劳的组合糖果,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盐藻粉5-12%、叶黄素酯8-25%、蓝莓粉15-30%、针叶樱桃粉10-25%、D-甘露糖醇10-40%、异麦芽酮糖醇20-40%、硬脂酸镁0.5-1%。
进一步优选的,一种缓解视疲劳的组合糖果,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盐藻粉7-12%、叶黄素酯10-15%、蓝莓粉18-25%、针叶樱桃粉10-20%、D-甘露糖醇10-20%、异麦芽酮糖醇20-30%、微晶纤维素6-10%、硬脂酸镁0.5-0.8%。
优选的,所述盐藻粉中β-胡萝卜素质量百分百含量大于2%。
优选的,所述叶黄素酯中叶黄素酯质量百分含量大于10%。
优选的,所述叶黄素酯来源为万寿菊的叶黄素酯或叶黄素酯微囊粉。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叶黄素酯中叶黄素酯质量百分含量大于10%,所述叶黄素酯来源为万寿菊的叶黄素酯或叶黄素酯微囊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4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