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障碍行人踏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1433.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亮;李亮;王玮;刘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3/02 | 分类号: | B60R3/02;B60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强红刚 |
地址: | 721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障碍 行人 踏板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无障碍行人踏板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无障碍行人踏板系统来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障碍行人踏板系统包括安装于后门(2)处的踏板机构(5),所述踏板机构(5)上连接有控制装置;
所述踏板机构(5)包括踏板主体(10),所述踏板主体(10)内设置有可伸缩的伸缩结构(9);所述伸缩结构(9)为传送带(26),踏板主体(10)内安装有推动传送带(26)伸缩的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安装于踏板主体(10)内的伸缩油缸(11)、驱动辊(19)、复位弹簧(20)、第一从动辊(21)、第二从动辊(22)、第三从动辊(23)、第四从动辊(24)、以及联动辊(27),所述驱动辊(19)安装于踏板主体(10)的顶部,驱动辊(19)通过复位弹簧(20)与第一从动辊(21)相连接;第二从动辊(22)、第三从动辊(23)、第四从动辊(24)依次设置于踏板主体(10)内,传送带依次绕过驱动辊(19)、第二从动辊(22)、第一从动辊(21)、第三从动辊(23)、第四从动辊(24)以及联动辊(27),形成回路;伸缩油缸(11)的端部与踏板主体(10)固定连接,伸缩油缸(11)的活塞杆与联动辊(27)相连接;所述伸缩油缸(11)的端部通过连接杆(25)与踏板主体(10)固定连接;
所述踏板主体(10)的底部通过可转动的连接件(13)与车体(1)相连接,所述连接件(13)为上耳板,上耳板的一端与踏板主体(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体(1)铰接;且踏板主体(10)的底部设置于车体(1)后门(2)的台阶末端,伸缩结构(9)伸出后搭设于车厢台阶(7)上;踏板主体(10)的中部通过气压装置与车体(1)相连接;所述气压装置包括本体油缸(12),本体油缸(12)端部通过车体耳板(15)与车体(1)铰接,本体油缸(12)的活塞杆通过下耳板(14)与踏板主体(10)中部铰接;所述车体(1)底部安装有速度传感器(17);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箱(8)、控制线路(6)、以及位移传感器(16);其中,PLC控制箱(8)通过控制线路(6)与踏板机构(5)连接,位移传感器(16)安装在踏板主体(10)上;
所述的无障碍行人踏板控制方法包括:
1)当车辆靠站载人时,启动PLC控制箱(8),通过控制线路(6)控制踏板机构(5)开始工作;
2)踏板机构(5)接收到启动指令后,气压装置带动踏板机构(5)翻转,踏板主体(10)紧贴地面,完成下放;
3)位移传感器(16)检测到踏板机构(5)下放完毕后,打开公交车前门(3)和后门(2);
4)PLC控制箱(8)在检测公交车后门(2)打开后,控制伸缩结构(9)从踏板本体(10)中平稳伸出,压在车厢台阶(7)上,形成车厢地板与地面之间的倾斜坡道;
5)当车辆载人完毕,车辆准备离开时,伸缩结构(9)缩回到踏板本体(10)中,关闭公交车公交车前门(3)和后门(2);
6)气压装置带动踏板机构(5)收起到初始状态,车辆启动离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文理学院,未经宝鸡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14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