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真菌基生物质材料防治沙漠化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9940.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1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立;陈强;黄梦婷;张雨;陈金凤;谭渊;陈其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泽青源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A01G24/22;A01G24/27;A01G24/10;A01G24/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鲤鱼门街1号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真菌 生物 材料 防治 沙漠化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利用真菌基生物质材料防治沙漠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培养原料制备:取30-50质量份数的小麦秸秆、5-15质量份数的玉米秸秆、5-15质量份数的稻草秸秆、10-25质量份数的甘蔗渣、10-35质量分数的麦麸或玉米粉,加入60-65质量份的水,充分混匀;加热灭菌处理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培养原料;
2)菌丝块制作:在无菌接种室内将真菌菌种接种于所述培养原料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材料,装袋后,进行无菌培养,直至混合材料上长满菌丝;
其中所述真菌菌种与培养原料的质量比为(5-10):100;
3)填模培养:长满菌丝的混合材料捏碎,加入灭菌的石膏粉,充分混匀,填入模具内,进行无菌培养2-3天,待菌丝长满整个模具,并在表面大量扭结后停止培养;然后脱模处理,将所得产品转移至相当于所得产品的两倍体积大小的模具内进行二次培养,1-2天后完成培养;所述石膏粉与所述长满菌丝的混合材料的质量比为(10-20):100;所述无菌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0-30℃,湿度50-80%;
4)产品成型:将填模培养完成的产品从模具内取出,在30-80℃条件下干燥脱水处理3-12小时,即可得到生物质材料;所述生物质材料为长方体、正方体的生物质板材,和为花盆形状的生物质花盆;
5)进行防风固沙的处理:
先在沙丘上划好方格网线,使沙障与主风向垂直,再将所得的生物质板材沿方格网线埋入沙层内30-40cm,露出地面的高度20-25cm,形成方格状的固沙屏障;取要在沙漠中种植的植物,种植在制得的所述生物质花盆中,然后将生物质花盆埋入方格状的固沙屏障中;
或先在沙丘上划好方格网线,然后直接将种植有植物的生物质花盆按照网格埋入沙层内约20-30cm,露出地面的高度约20~25cm,形成方格状的固沙屏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培养原料中各原料的水分含量小于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灭菌处理的条件为:121℃高压蒸汽灭菌或者微波灭菌,灭菌时间为1-2小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真菌菌种是木质层孔菌;所述无菌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2-28℃,湿度60-7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真菌菌种菌株的培养温度为25℃,pH为6.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菌种是从pH为6.0的母种培养基培养获得的;所述母种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和木屑组成的混合提取液每1.0L,含有葡萄糖20.0g,琼脂18.0g。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菌种的原种配方为玉米芯55%,棉籽壳30%,麦麸1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生物质板材在埋入沙层过程中,两两之间需留有约5cm左右的空隙,且前后的空隙需错位,或花盆形状的生物质材料埋入沙层过程中,前后两排花盆装的生物质材料的连接处需错位摆放。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在防风固沙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泽青源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泽青源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99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