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轮廓质心距离与神经网络的玉米破碎粒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9933.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0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饶秀勤;王怡田;应义斌;张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2;G06T7/90;G06T7/66;G06N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轮廓 质心 距离 神经网络 玉米 破碎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轮廓质心距离与神经网络的玉米破碎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获取玉米籽粒图像,以图像的左上角点为原点,以图像水平向右方向为x轴正方向,以图像竖直向下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
2)对玉米籽粒图像依次进行分段灰度变换、滤波、图像分割和轮廓提取,绘制轮廓图像E;
所述步骤2)具体是:
2.1)利用大津法对玉米籽粒图像处理获得初始阈值T;
2.2)构建以T/2为区间中心的感兴趣灰度区间[T/6,5T/6];
2.3)将玉米籽粒图像的像素灰度值f(xi,yi)按以下公式进行分段灰度变换,得到变换后图像的像素灰度值为g(xi,yi):
其中,f(xi,yi)表示玉米籽粒图像中像素点(xi,yi)的灰度值,g(xi,yi)表示分段灰度变换后的玉米籽粒图像中像素点(xi,yi)的灰度值,γ表示曲线形状参数,γ指定f(xi,yi)和g(xi,yi)关系的曲线形状;
2.4)然后依次进行滤波、图像分割处理获得二值图像I,对二值图像I进行轮廓提取并绘制获得轮廓图像E;
3)扫描轮廓图像E,构建直角坐标系下长度为ns的玉米籽粒轮廓信息序列S;
4)计算轮廓质心O的坐标(xo,yo);
5)建立极坐标系,将直角坐标系下的玉米籽粒轮廓信息序列S转换为极坐标系下的玉米籽粒轮廓信息序列Sp;
6)根据极坐标系下的玉米籽粒轮廓信息序列Sp构建长度为360/Δθ的轮廓质心距离序列R,对轮廓质心距离序列R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轮廓特征向量F;
所述步骤6)具体是:
6.1)极坐标系下的玉米籽粒轮廓信息序列Sp中,以任意一个极角作为起始角度θ0,并将其存为轮廓质心距离序列R的第一个元素;
6.2)搜索极角和起始角度θ0之间的差值|θj-θ0|最小的轮廓点,将该轮廓点的极径rj存入轮廓质心距离序列R的末尾;
6.3)然后依次增加极角的角度Δθ;
6.4)重复上述步骤6.2)~6.3)不断处理直至搜索完整一圈圆周,则完成轮廓质心距离序列R的构建;
6.5)然后按以下公式对轮廓质心距离序列R中每个轮廓点的极径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轮廓特征向量F:
rj′=(lmax-lmin)×(rj-rmin)/(rmax-rmin)+lmin
其中,rmax和rmin分别是轮廓质心距离序列R中所有轮廓点极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lmin,lmax]是极径映射范围,lmax=1,lmin=-1,rj′是归一化后的轮廓点的极径;
7)采集已知是否为玉米破碎粒的样本玉米籽粒图像,重复步骤1)至步骤6)获得轮廓特征向量F,然后将N个样本玉米籽粒图像的轮廓特征向量F与图像是否为玉米破碎粒的标签一起输入到BP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
然后采集待测玉米籽粒图像,重复步骤1)至步骤6)获得轮廓特征向量F,将轮廓特征向量F输入到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中获得是否为玉米破碎粒的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轮廓质心距离与神经网络的玉米破碎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籽粒图像为玉米籽粒的胚面或胚乳面的正面拍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99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底彩照血管及动静脉的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广告单校对方法、装置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