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8702.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4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邸霈;王宏玉;高超;王翔宇;周昊;郭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辅助装置 车身 扶手 升降结构 电动行走 顶端连接 辅助装置 应用场景 运行模式 自动行走 舒适度 底端 车轮 身高 移动 支撑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包括扶手,车身,连接在所述车身上且用于支撑和移动所述行走辅助装置的车轮,用于调整所述扶手相对所述车身的高度的升降结构,升降结构的顶端连接扶手、升降结构的底端连接车身。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行走辅助装置能够调节车身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还能调节扶手的角度以提高使用者行走时的舒适度。进一步地,该行走辅助装置具有自动行走模式和电动行走模式,以便使用者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而自行选择运行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器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行走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年老体弱行走不便的人或者手术后的病人,在行走时较为困难,往往需要借助行走辅助装置来帮助其行走。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行走辅助装置的类型包括:纯机械式行走辅助装置、轮式可悬挂的行走辅助装置、机电一体化的行走辅助装置、可穿戴式行走辅助装置和小型无动力的行走辅助装置。尽管行走辅助装置的类型很多,但是这些行走辅助装置都未考虑到使用者的身高、使用者的应用场景及行走时的舒适度。
因此,需要一种行走辅助装置能够调节车身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优选的,该行走辅助装置还能调节扶手的角度以提高使用者行走时的舒适度。进一步地,该行走辅助装置具有自动行走模式和电动行走模式,以便使用者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而自行选择运行模式。进一步地,该行走辅助装置的整体质量较轻且可折叠,方便轮椅患者进入行走辅助装置,同时增加了行走辅助装置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在狭小空间的通行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行走辅助装置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行走辅助装置。该行走辅助装置包括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中的电缸可有效地调节扶手相对车身的高度,而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该行走辅助装置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包括扶手;车身;车轮,连接在所述车身上,用于支撑和移动所述行走辅助装置;所述行走辅助装置还包括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的顶端连接所述扶手,所述升降结构的底端连接所述车身,用于调整所述扶手相对所述车身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内方形管,所述内方形管的顶端连接所述扶手,所述内方形管的底端连接一连接电缸板;第一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一端通过第二铰链连接至所述连接电缸板上,所述第一电缸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连接至车身的电缸固定板上;外方形管,套设在所述内方形管的外围。
优选地,所述内方形管和所述外方形管之间套有升降套筒。
优选地,所述行走辅助装置还包括角度调整结构,所述角度调整结构包括第二电缸,所述第二电缸的一端通过第三铰链连接在车身的电缸固定板上上,所述第二电缸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铰链连接在所述外方形管上。
优选地,所述行走辅助装置还包括车身折叠结构,所述车身折叠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身,用于增大和缩小所述车身所占的横向宽度。
优选地,所述车身折叠结构为连杆结构。
优选地,所述行走辅助装置具有自动行走模式和电动行走模式。
优选地,所述行走辅助装置还包括轮毂电机,与所述轮毂电机相连的车轮升降结构,所述车轮升降结构可调整所述轮毂电机的高度。
优选地,当所述轮毂电机接触工作表面时,所述行走辅助装置处于电动行走模式;当所述轮毂电机悬空于工作表面时,所述行走辅助装置处于自动行走模式。
优选地,所述车轮为带脚刹装置的万向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医用拐杖
- 下一篇:一种散光视力改善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