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享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2436.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8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常相辉;冯治杰;陈晓宇;郭翔;胡世杰;刘健翔;周宪政;陈柯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02 | 分类号: | E04H6/02;B60L5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1 | 代理人: | 杜群芳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机构 电动汽车 车库 主体框架 充电头 电动汽车充电 智能充电 充电口 共享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充电操作 杠杆原理 活动连接 智能车库 承压板 非系统 插接 车位 电杆 轮胎 充电 锁定 穿过 铺设 占用 行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车库,涉及共享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领域,包括主体框架、面板、充电机构、锁定机构和控制机构,面板铺设于主体框架上,充电机构与主体框架活动连接,面板开设有充电口,充电机构设置有充电头,充电头用于穿过充电口并为电动汽车充电。该车库既可以作为为电动汽车充电的装置,又可以作为停靠电动汽车的车位。该车库将充电机构设置在面板以下,当电动汽车行驶到面板上的时候,轮胎会压到充电机构的承压板,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充电头被抬起来并与电动汽车的充电杆插接,开始充电,无需单独进行充电操作,使用非常的方便。该智能车库还有识别功能,非系统内的车辆无法驶入该车库内,避免其他车辆的占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共享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共享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汽车都是以不可再生的汽油或者天然气资源为动力源,并且普通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油的燃烧会排放大量的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十分严重,所以人们生产出了采用电力作为能源的新型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出现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能源还可以减少尾气排放防止污染。并且现有技术中还出现了将共享的概念与电动汽车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将电动汽车作为公共的资源,人们只需要花费少许的费用都可以使用,该方法更加的节约资源。现有技术中对于共享电动汽车能源的供应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进行充电,另外一种是直接更换电池,虽然更换电池的速度快些,但是费用相比充电更加的昂贵。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充电的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充电的时候,需要使用者将电动汽车停靠在固定的地方,然后下车打开电动汽车的充电头,然后与充电装置相连,等待充电结束后又收起充电装置,操作非常的复杂,并且,需要使用者有一定的自觉性,实际情况中,由于一些人的自觉性不高,许多人在使用之后不会为电动汽车充电,导致共享电动汽车电量不足而无法使用,浪费了公共资源。
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装置有许多,中国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CN206117253U),包括埋设于地面下部的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充电控制箱,充电控制箱内设置有充电控制器,充电控制器包括充电电路和计费系统,充电控制器上连接有充电枪和控制屏,控制屏设置于地面上部,控制屏上设置有显示屏、按键区和刷卡区,充电控制箱上部设置有盖板,充电枪放置于盖板上部,箱体口部设置有箱盖。本充电桩埋设于地面底部,占地面积小,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充电桩体积大,占地面积多的问题,在同等面积的停车场和充电站内,采用本充电桩,充电位数量增多,增加了充电能力和汽车容量。但是该装置需要将埋设于地下的充电枪拿出来才能为电动汽车充电,操作同样非常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享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车库,使上述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享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车库,包括主体框架、面板和充电机构,所述面板铺设于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充电机构与所述主体框架活动连接,所述面板开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机构设置有充电头,所述充电头用于穿过所述充电口并为电动汽车充电。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框架包括至少两根并排设置的横梁和至少两根并排设置的纵梁,所述纵梁的一端为进库端,所述纵梁的另一端为停靠端,其中一根所述横梁连接于所述进库端,另一根所述横梁连接于所述停靠端,所述充电机构包括安装板、至少两块承压板和至少两块连接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连接板均位于所述面板的底部,所述承压板的一端靠近所述停靠端,所述承压板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的远离所述承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两块所述承压板和两块所述安装板沿所述安装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纵梁转动连接,所述面板的与所述承压板对应的部位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承压板能够往复运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所述充电头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2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浮力的防洪停车位
- 下一篇:一种自动停车系统